|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控制策略概述 | 第14-16页 |
| ·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其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自适应控制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 第16-17页 |
| ·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的基本内容 | 第17页 |
|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在目标运动模拟器中的应用背景 | 第17-18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目标运动模拟器及主要控制问题 | 第20-30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的一般原理及构型 | 第20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数学模型 | 第20-23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的基本控制回路 | 第23-25页 |
| ·电流环 | 第23-24页 |
| ·速度环 | 第24页 |
| ·位置环 | 第24-25页 |
| ·数字控制方法 | 第25-28页 |
| ·控制效果分析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WH26B 型目标运动模拟器 | 第30-48页 |
| ·WH26B 型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技术要求 | 第30-31页 |
| ·WH26B 型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总体方案 | 第31-35页 |
| ·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 ·电力拖动 | 第32-33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控制系统 | 第33-34页 |
| ·软件部分 | 第34-35页 |
| ·WH26B 型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数学模型 | 第35-47页 |
| ·台体转动惯量的求取 | 第35-45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的具体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 ·WH26B 型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问题简单分析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连续时间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 第48-66页 |
| ·自适应控制理论概述 | 第48-50页 |
| ·用超稳定性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 第50-60页 |
| ·引言 | 第50-52页 |
| ·超稳定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 第52-53页 |
| ·用状态变量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 第53-60页 |
| ·模型参考自适应在目标运动模拟器中的应用 | 第60-64页 |
| ·自适应控制结构的设计 | 第60-62页 |
| ·自适应控制器的仿真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混合自适应控制 | 第66-85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基于 NARENDRA方案的混合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 第66-71页 |
| ·对象及自适应系统的误差模型 | 第66-69页 |
| ·混合自适应律 | 第69-71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混合自适应控制 | 第71-75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混合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第72-73页 |
| ·基于混合自适应控制器的数字仿真 | 第73-75页 |
| ·对象具有未建模动态时的混合自适应控制 | 第75-80页 |
| ·混合自适应控制的对象模型及控制目的 | 第76-77页 |
| ·混合自适应模型的误差模型 | 第77-78页 |
| ·混合自适应律 | 第78-80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的对象具有未建模动态时的混合自适应控制. | 第80-84页 |
| ·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未建模动态时的混合自适应控制设计 | 第80-82页 |
| ·仿真分析 | 第82-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 ·论文总结 | 第85页 |
| ·工作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