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单位符号缩写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4-38页 |
第一节 大豆异黄酮概况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大豆异黄酮的吸收、代谢与生物利用 | 第18-22页 |
第三节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功能 | 第22-27页 |
第四节 大豆异黄酮降解菌的研究进展 | 第27-32页 |
第五节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技术研究猪肠道微生物 | 第32-37页 |
第六节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37-38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38-82页 |
第一章 大豆黄酮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38-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英文摘要 | 第47-48页 |
第二章 体外培养研究二花脸猪粪样菌群对大豆黄酮的降解规律 | 第48-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英文摘要 | 第56-57页 |
第三章 产雌马酚微生物培养基的筛选及猪粪样中雌马酚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代谢特性的初步研究 | 第57-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9页 |
3 讨论 | 第69-72页 |
英文摘要 | 第72-73页 |
第四章 体外继代培养研究仔猪粪样大豆黄酮降解菌群的变化规律 | 第73-8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5-80页 |
3 讨论 | 第80-81页 |
英文摘要 | 第81-82页 |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前景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7页 |
附录 | 第97-115页 |
附录Ⅰ | 第97-98页 |
附录Ⅱ | 第98-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