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到“诗”:史铁生生命体验的还原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4页 |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8-9页 |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三、采取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关键问题 | 第10-12页 |
四、课题的创新性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极限体验:反思生存的起点 | 第14-30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4-19页 |
一、生命体验 | 第14-15页 |
二、思 | 第15-16页 |
三、诗 | 第16-17页 |
四、还原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极限体验与生存困境 | 第19-23页 |
第三节 死的超越与写作的意义 | 第23-30页 |
一、死的超越 | 第23-25页 |
二、写作的意义 | 第25-30页 |
第二章 残疾与爱情:反思生命体验的两大主题 | 第30-59页 |
第一节 记忆与印象:反思思维的意识对象 | 第31-39页 |
一、作为反思之源的记忆与印象 | 第31-34页 |
二、“我思”之思与“印象”之流 | 第34-39页 |
第二节 残疾与爱情:反思中的生存困境与拯救 | 第39-52页 |
一、残疾 | 第40-45页 |
(一) 隔膜 | 第40-42页 |
(二) 打 | 第42-43页 |
(三) 有限 | 第43-45页 |
二、爱情 | 第45-52页 |
(一) 爱情体验 | 第46-47页 |
(二) 爱与性 | 第47-50页 |
(三) 爱与拯救 | 第50-52页 |
第三节 神性:终极关切的反思 | 第52-59页 |
一、对神的态度与终极关切 | 第53-54页 |
二、对神的信仰与终极关切 | 第54-55页 |
三、宿命意识与终极关切 | 第55-59页 |
第三章 从“思”到“诗”:生命体验的还原 | 第59-80页 |
第一节 写作之夜:意识时间的还原 | 第61-66页 |
一、时间与意识时间 | 第62-64页 |
二、写作之夜与时间还原 | 第64-66页 |
第二节 残疾与爱情:困境与拯救的还原 | 第66-73页 |
一、残疾体验与生存困境还原 | 第67-70页 |
(一) 残疾体验还原 | 第67-69页 |
(二) 残缺体验的还原 | 第69-70页 |
二、爱情体验与困境拯救的还原 | 第70-73页 |
(一) 残疾人爱情的还原 | 第71-72页 |
(二) 正常人爱情的还原 | 第72-73页 |
第三节 神性:终极关切体验的还原 | 第73-80页 |
一、宗教精神:神性的文学体现 | 第73-76页 |
二、仪式与死亡:神性的证明 | 第76-77页 |
三、结束和开始:神性的循环过程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后记 | 第87-88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