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结构优化的分类 | 第9-10页 |
§1-3 结构优化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拓扑优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拓扑优化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4 课题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 第12-13页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的分析 | 第14-23页 |
§2-1 拓扑学的简介 | 第14-15页 |
§2-2 结构拓扑优化的分类 | 第15-21页 |
2-2-1 均匀化方法 | 第15-16页 |
2-2-2 变厚度法 | 第16页 |
2-2-3 ICM 法 | 第16-17页 |
2-2-4 变密度法及其迭代式的推导 | 第17-21页 |
§2-3 拓扑优化应用的算法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车架拓扑优化设计 | 第23-44页 |
§3-1 MD.Nastran 的简介 | 第23-28页 |
3-1-1 MD.Nastran 程序的组织框架 | 第23-24页 |
3-1-2 MD.Nastran 优化程序的组织框架 | 第24-25页 |
3-1-3 MD.nastran 优化参数设置 | 第25-26页 |
3-1-4 算例 | 第26-27页 |
3-1-5 MPC 的简介 | 第27-28页 |
§3-2 拓扑优化的实现过程 | 第28-34页 |
3-2-1 优化前车架的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3-2-2 车架的设计空间 | 第29页 |
3-2-3 有限元的划分 | 第29页 |
3-2-4 优化范围的确定 | 第29-30页 |
3-2-5 车架位移边界条件 | 第30-33页 |
3-2-6 定义设计变量、约束函数和目标函数 | 第33-34页 |
§3-3 拓扑优化的解算和分析 | 第34-43页 |
3-3-1 优化计算 | 第34-38页 |
3-3-2 优化结果 | 第38-41页 |
3-3-3 拓扑优化结果的确定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可制造化处理 | 第44-54页 |
§4-1 可制造化处理的基本方案 | 第44页 |
§4-2 可制造化处理基本原则 | 第44-48页 |
4-2-1 纵梁的设计 | 第44-45页 |
4-2-2 横梁的设计 | 第45-47页 |
4-2-3 纵梁和横梁的连接设计 | 第47-48页 |
§4-3 UG 二次开发在可制造化处理中的应用 | 第48-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车架结构的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 | 第54-62页 |
§5-1 有限单元法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 | 第54页 |
§5-2 划分网格 | 第54页 |
§5-3 车架结构的静力分析 | 第54-56页 |
§5-4 车架的模态分析 | 第56-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