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4页 |
(一)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11页 |
(二)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1-14页 |
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高中生物理学习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 第14-27页 |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4-15页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15-23页 |
(三) 调查结论及提高场依存型高中生物理成绩的教学策略分析 | 第23-27页 |
三、对场依存学生的物理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 | 第27-38页 |
(一) 实验目的 | 第27页 |
(二) 实验假设 | 第27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四) 实验具体措施 | 第29-33页 |
(五) 集体干预教学课例 | 第33-37页 |
(六)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七) 实验结论 | 第38页 |
四、关于实验结果的几点思考 | 第38-41页 |
(一) 掌握心理学知识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第38-39页 |
(二) 物理学科的教学应与从教育心理学更紧密地结合 | 第39页 |
(三) 实验的前提是科学地划分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两种认知方式 | 第39页 |
(四) 对物理成绩优秀的场依存型学生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第39-40页 |
(五) 对实验过程中进步较明显的学生应予以重视 | 第40页 |
(六) 应尽早培养学生的元认识认识能力 | 第40页 |
(七) 对场依存型学生的物理教学策略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一 镶嵌图形测试 | 第42-53页 |
附录二 场依存型——场独立型高中生物理学习特征问卷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