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探区基于测井资料的复合砂体储层研究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现代沉积模式 | 第12-21页 |
·控制湖泊三角洲形成因素 | 第12-14页 |
·构造 | 第12-13页 |
·地形 | 第13页 |
·气候 | 第13页 |
·自然水域类型 | 第13页 |
·水体混合方式 | 第13-14页 |
·三角洲沉积组成 | 第14-21页 |
·平原亚相及微相 | 第15-18页 |
·前缘亚相及微相 | 第18-20页 |
·前三角洲亚相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复合砂体内单一河道研究 | 第21-50页 |
·区域地质 | 第21-25页 |
·沉积 | 第21-24页 |
·构造 | 第24-25页 |
·沉积单元对比 | 第25-32页 |
·“标准层逼近控制、参照层系列-地质模式”对比 | 第25-29页 |
·平面井网对比 | 第29-32页 |
·微相划分和测井相模式 | 第32-38页 |
·测井曲线与沉积机理 | 第32-33页 |
·测井相模式 | 第33-38页 |
·河道识别 | 第38-46页 |
·同一单元不同期次单砂体识别 | 第38-43页 |
·单一河道平面上特征 | 第43-46页 |
·微相间连通关系及其界限 | 第46-48页 |
·复合砂体单一河道识别效果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成果验证 | 第50-67页 |
·示踪剂 | 第50-53页 |
·二次加密井 | 第53-67页 |
·基础井和一次井 | 第54-59页 |
·二次加密井 | 第59-67页 |
第五章 实际应用 | 第67-74页 |
·砂体内部连通关系 | 第67-68页 |
·影响聚驱开发的主要因素 | 第68-69页 |
·复合砂体动用特征 | 第69-71页 |
·指导选井选层 | 第71-72页 |
·指导调整注水方案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中文摘要 | 第78-80页 |
ABSTRACT | 第80-82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