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第二节 国内关于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概述 | 第14-19页 |
第一节 股东派生诉讼的涵义及其适用情形 | 第14-15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的内涵 | 第14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适用情形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 | 第15-17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 | 第15-16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各个国家(地区)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第19-29页 |
第一节 英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美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第20-23页 |
一、关于股东的原告资格问题 | 第21-22页 |
二、关于和解规定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三、关于诉讼费用承担问题 | 第23页 |
第三节 日本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第23-25页 |
一、关于主体资格问题 | 第23-24页 |
二、关于公司在派生诉讼中地位的规定 | 第24页 |
三、关于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规定 | 第24-25页 |
四、关于诉讼担保的问题 | 第25页 |
五、关于诉讼费用承担问题 | 第25页 |
第四节 德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第25-29页 |
一、有关原告资格的规定 | 第26页 |
二、有关诉讼许可程序的规定 | 第26-27页 |
三、有关诉讼费用如何承担问题的规定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确立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确立 | 第29-31页 |
一、《公司法》修改前后对股东派生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29-30页 |
二、《证券法》修改前后对股东派生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具体规定 | 第31-32页 |
第三节 透过案例分析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9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32-34页 |
二、我国现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9-43页 |
第一节 明确派生诉讼主体的资格 | 第39-40页 |
一、放宽提起派生诉讼原告资格的条件 | 第39页 |
二、明确股东派生诉讼被告的范围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明确股东派生诉讼案件的管辖 | 第40页 |
第三节 明确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引入诉讼许可程序 | 第41页 |
第五节 引入诉讼担保的规定 | 第41页 |
第六节 合理分配诉讼费用以及律师费用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