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我国对于个人破产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9-11页 |
第二章 个人破产制度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个人破产制度的起源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际社会主要国家个人破产的立法现状 | 第12-15页 |
一、个人破产的涵义 | 第12-13页 |
二、典型国家的个人破产立法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5-18页 |
一、我国内地的个人破产制度 | 第15-16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的个人破产制度 | 第16页 |
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个人破产制度 | 第16-17页 |
四、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个人破产制度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24页 |
第一节 个人破产制度的价值 | 第18-20页 |
一、个人破产制度追求公平正义 | 第18-19页 |
二、个人破产制度衡平各当事人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现实需要 | 第20-24页 |
一、个人和家庭陷入债务危机 | 第20-22页 |
二、突发性灾难凸显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三、个人破产是对金融危机的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经济环境 | 第24页 |
第二节 个人破产制度的普适性分析 | 第24-27页 |
一、个人破产制度可以在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土壤中运行 | 第24-26页 |
二、对于破产接受度和破产滥用的担忧不能成为拒绝个人破产的理由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法律制度支持初步形成 | 第27-32页 |
一、《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 | 第27-28页 |
二、个人征信制度启动 | 第28-30页 |
三、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 | 第32-49页 |
第一节 构建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基本主张 | 第32-34页 |
一、个人破产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32-33页 |
二、设立专门的破产法庭实施专属管辖,重视专业法官的培养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具体程序设计 | 第34-49页 |
一、我国的个人破产能力的立法选择 | 第34-41页 |
二、我国个人破产程序的框架设计 | 第41-47页 |
三、我国个人破产管理机构的设立 | 第47-49页 |
第六章 我国个人破产的特殊制度构建 | 第49-58页 |
第一节 自由财产制度 | 第49-53页 |
一、破产财产与自由财产 | 第49-50页 |
二、破产财产的膨胀主义和固定主义 | 第50-51页 |
三、自由财产范围的确定 | 第51-53页 |
第二节 破产免责制度 | 第53-55页 |
一、我国个人免责制度获得方式的选择 | 第53-55页 |
二、不予免责的情形 | 第55页 |
第三节 失权复权制度 | 第55-58页 |
一、我国个人破产失权制度的构建 | 第56-57页 |
二、我国个人破产复权制度的构建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