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本选题的研究状况与研究意义 | 第1-10页 |
一、宪法结构概念之厘定 | 第10-17页 |
(一) 宪法结构概念的几种代表性表述 | 第10-12页 |
(二) 宪法结构概念争论之评析 | 第12-16页 |
(三) 宪法结构概念的新界定 | 第16-17页 |
二、宪法结构与宪法目的、宪法功能之关系 | 第17-23页 |
(一) 宪法目的及其对研究宪法结构的意义 | 第17-20页 |
(二) 宪法结构和宪法功能之关系 | 第20-23页 |
三、宪法的形式结构 | 第23-37页 |
(一) 宪法典在宪法形式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3-25页 |
(二) 宪法性法律在宪法形式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5-27页 |
(三) 宪法解释在宪法形式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7-30页 |
(四) 宪法惯例在宪法形式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30-32页 |
(五) 宪法判例和国际条约在宪法形式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32-34页 |
(六) 关于宪法形式结构的小结 | 第34-35页 |
(七) 关于宪法典形式结构问题 | 第35-37页 |
四、宪法的内容结构 | 第37-48页 |
(一) 关于宪法内容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问题 | 第37-39页 |
(二) 国家权力在宪法内容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39-41页 |
(三)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宪法内容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41-42页 |
(四) 经济制度在宪法内容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42-45页 |
(五) 基本政策、国家标志等内容在宪法内容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45-47页 |
(六) 关于宪法内容结构的小结 | 第47-48页 |
五、关于完善中国宪法结构的若干思考 | 第48-55页 |
(一) 我国宪法内容结构之缺陷及其完善 | 第48-52页 |
(二) 我国宪法形式结构缺陷及其完善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