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一、萨班斯法案的出台及与审计有关的主要内容 | 第6-15页 |
(一) 萨班斯法案出台的背景 | 第6-7页 |
(二) 美国系列财务丑闻产生的原因 | 第7-8页 |
1. 制度执行者自身的经济利益 | 第7页 |
2. 审计职能定位 | 第7页 |
3. 审计师非审计业务的增长 | 第7-8页 |
(三) 美国采取的对策 | 第8-9页 |
(四) 萨班斯法案与审计相关的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1. 关于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业务服务的限制 | 第9-10页 |
2. 关于聘请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的事先审批制度 | 第10页 |
3. 关于审计合伙人轮换制度 | 第10页 |
4. 关于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制度 | 第10页 |
5. 关于审计回避制度 | 第10-11页 |
6. 关于对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强制轮换制度 | 第11页 |
(五) 萨班斯法案中有关规定的形成原因 | 第11-15页 |
1. 审计监督问题上的缺陷 | 第11-12页 |
2. 管理咨询业务的增加 | 第12-13页 |
3. 关联关系和自我评价损害审计独立性 | 第13-15页 |
二、我国 CPA审计的现行规定与萨班斯法案的差异及原因 | 第15-21页 |
(一) 我国现行审计准则与萨班斯法案的差异 | 第16-18页 |
1. 关于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业务服务的限制 | 第16页 |
2. 关于聘请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的事先审批制度 | 第16页 |
3. 关于审计合伙人轮换制度 | 第16页 |
4. 关于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制度 | 第16-17页 |
5. 关于审计回避制度 | 第17页 |
6. 关于对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强制轮换制度的研究 | 第17页 |
7. 关于成立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 | 第17-18页 |
(二) 我国现行审计准则与萨班斯法案差异的形成原因 | 第18-20页 |
1. 经济环境 | 第18-19页 |
2. 法律环境 | 第19-20页 |
(三) 萨班斯法案与我国审计准则存在的差异可能导致的后果 | 第20-21页 |
三、萨班斯法案对我国 CPA审计的借鉴与启示 | 第21-33页 |
(一) 创新审计模式,提高注册会计师独立性 | 第21-22页 |
(二) 审计与咨询业务分离,限制注册会计师为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业务 | 第22-24页 |
(三) 审计师定期轮换,加强对事务所更换的监管 | 第24页 |
(四) 强化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 | 第24-25页 |
(五) 限制会计师事务所人员跳槽到客户单位任职 | 第25-26页 |
(六) 改革审计收费方式 | 第26-28页 |
(七) 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的建设 | 第28页 |
(八) 重建审计聘任机制 | 第28-29页 |
(九) 实行轮作审计制 | 第29-30页 |
(十)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适当进行广告宣传 | 第30-33页 |
四、萨班斯法案中相关规定在我国的适用性 | 第33-36页 |
(一) 强制轮换审计负责人和会计师事务所 | 第33-34页 |
(二) 限制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业务服务 | 第34-36页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36-3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