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站锅炉用新型Fe/Cr涂层耐高温腐蚀性能和机理的研究
1 绪论 | 第1-27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 | 第14-15页 |
·热喷涂耐高温腐蚀涂层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热喷涂技术概述 | 第15-17页 |
·抗高温腐蚀涂层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热喷涂粉芯丝材的研究和发展 | 第18-21页 |
·热喷涂粉芯丝材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热喷涂粉芯丝材制备耐磨蚀涂层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腐蚀机理研究 | 第21-26页 |
·硫对锅炉管的高温腐蚀 | 第21-23页 |
·氯对锅炉管的高温腐蚀 | 第23-26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 耐高温腐蚀涂层的研制及涂层性能试验方法 | 第27-36页 |
·涂层成分设计 | 第27-30页 |
·涂层材料的选择原则 | 第27-28页 |
·电站锅炉四管管壁腐蚀机理分析 | 第28页 |
·材料选择 | 第28-30页 |
·涂层的制备 | 第30-32页 |
·新型粉芯丝材的制备 | 第30-31页 |
·高性能涂层的制备 | 第31-32页 |
·涂层的性能分析实验 | 第32-36页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32页 |
·涂层显微硬度测试 | 第32-33页 |
·涂层的热震性能实验 | 第33页 |
·涂层的结合强度实验 | 第33-35页 |
·涂层的磨损性能试验 | 第35-36页 |
3 涂层的组织和物理性能分析 | 第36-57页 |
·涂层的组织形貌 | 第36-40页 |
·涂层的金相组织形貌 | 第36-37页 |
·涂层的表面自然形貌 | 第37-40页 |
·涂层成分分析 | 第40-43页 |
·能谱分析 | 第40-41页 |
·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 | 第41-43页 |
·涂层的相结构分析 | 第43-50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3-45页 |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第45-50页 |
·涂层的显微硬度 | 第50-51页 |
·涂层的热震性能 | 第51-52页 |
·涂层的结合强度 | 第52-54页 |
·涂层的磨粒磨损性能 | 第54-57页 |
4 Fe/Cr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机理的研究 | 第57-68页 |
·高温腐蚀的类型及研究方法 | 第57-59页 |
·高温腐蚀的分类 | 第57页 |
·高温腐蚀的研究方法 | 第57-59页 |
·金属的高温氧化 | 第59页 |
·Fe/Cr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机理研究 | 第59-68页 |
·高温氧化实验 | 第6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68页 |
5 Fe/Cr涂层抗热腐蚀性能和机理研究 | 第68-77页 |
·热腐蚀概述 | 第68-69页 |
·热腐蚀的定义及分类作用 | 第68页 |
·锅炉表面硫酸盐沉积物的形成 | 第68-69页 |
·Fe/Cr涂层抗热腐蚀性能和机理研究 | 第69-77页 |
·热腐蚀实验 | 第6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7页 |
6 Fe/Cr涂层系的性价比分析 | 第77-80页 |
·四种涂层的腐蚀对比 | 第77-78页 |
·四种涂层的性价比 | 第78-80页 |
7 防护涂层的经济性分析 | 第80-81页 |
8 结论 | 第81-82页 |
9 创新点 | 第82-83页 |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89页 |
详细摘要 | 第89-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