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15页 |
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第9-11页 |
(一) 大班教学,个别指导严重缺失 | 第9页 |
(二) 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落后,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 第9-10页 |
(三) 学生写作持非积极心态 | 第10-11页 |
二、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 第11-15页 |
(一) 强调学为主体,教为引导 | 第12页 |
(二) 强调写作的个性与创新 | 第12页 |
(三) 拓宽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 | 第12-13页 |
(四) 丰富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角色 | 第13页 |
(五) 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 第13-14页 |
(六) 不苛求学生的写作质量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学习风格论的当前理论及对作文教学的价值 | 第15-21页 |
一、学习风格论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一) 关于学习风格的要素 | 第15-16页 |
(二) 关于学习风格分析的内容 | 第16-17页 |
二、学习风格论引入写作教学的价值 | 第17-21页 |
(一) 个体价值——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 第18-19页 |
(二) 社会价值——培养多元化人才,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学习风格论下的高中写作教学实践 | 第21-38页 |
一、写作教学中学习风格差异的测查 | 第21-25页 |
(一) 测查的必要性 | 第21页 |
(二) 测查的方法 | 第21-22页 |
(三) 写作学习风格差异划分的几个角度 | 第22-25页 |
二、写作教学设计 | 第25-38页 |
(一) 教学目标 | 第25-26页 |
(二) 教学方法 | 第26-32页 |
(三) 作文评价 | 第32-38页 |
注释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