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信道衰落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 | 第11-12页 |
·分集技术的发展 | 第12-16页 |
·协同分集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协同分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协同分集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 第18-21页 |
·课题来源 | 第18-19页 |
·本论文主要贡献和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协同分集技术分类及系统模型 | 第21-26页 |
·系统模型 | 第21-22页 |
·协同模式分类 | 第22-26页 |
·按协同接入方式分类 | 第22-24页 |
·按中继的操作方式分类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放大前传协同模式研究 | 第26-33页 |
·AF 协同模式实现 | 第26-28页 |
·AF 协同模式性能分析 | 第28-31页 |
·AF 协同模式数值结果及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解码前传协同模式研究 | 第33-43页 |
·DF 协同模式实现 | 第33-36页 |
·无校验模式 | 第33-35页 |
·有校验模式 | 第35-36页 |
·DF 协同模式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DF 协同模式数值结果及分析 | 第37-40页 |
·AF,DF 自适应协同模式比较及转换方式研究及仿真 | 第40-43页 |
第五章 编码协同模式研究 | 第43-58页 |
·编码协同原理及实现方式 | 第43-52页 |
·普通编码协同 | 第43-44页 |
·空时编码协同 | 第44-46页 |
·自适应空时编码协同 | 第46-52页 |
·编码协同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52-56页 |
·各种协同方式性能比较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58-60页 |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