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家世背景 | 第9-12页 |
第一节 比较生活环境对两人创作对象和内容的影响 | 第9-10页 |
第二节 比较家族的传统文学氛围对两人创作风格的影响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家庭的冷遇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暴虐和温暖:萧红的两个世界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张爱玲直面“亲情冷暖” | 第14-18页 |
第三章 文学的培养 | 第18-33页 |
第一节 中外文学对两人的熏陶 | 第18-22页 |
第二节 步入文学的殿堂 | 第22-25页 |
第三节 两人的小说和散文创作 | 第25-33页 |
第四章 倍受争议的爱情——她们的呐喊:拒绝“第二性”角色 | 第33-39页 |
第一节 萧红:女性低矮的“天空”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张爱玲:“屏风上的鸟”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女性写作与政治 | 第39-43页 |
第一节 张爱玲:政治与写作无关 | 第39-41页 |
第二节 萧红:写作并非为了政治 | 第41-43页 |
第六章 香港沦陷 | 第43-49页 |
第一节 张爱玲:文学创作从这里开始 | 第43-46页 |
第二节 萧红:文学创作在这里结束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