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感知系统NetSensor研究和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 | 第10-12页 |
·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背景知识 | 第12-28页 |
·交换机和路由器概述 | 第12-16页 |
·二/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机制 | 第12-14页 |
·网络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 | 第14-16页 |
·网络处理器NP技术 | 第16-20页 |
·网络处理器产生的背景 | 第16-17页 |
·网路处理器的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基于NP的网络系统软件组成 | 第18-20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0-22页 |
·嵌入式系统简介 | 第20页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 第20-21页 |
·VxWorks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1-22页 |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 第22-27页 |
·OSI参考模型简介 | 第22-23页 |
·TCP/IP参考模型简介 | 第23-24页 |
·TCP/IP报文格式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NetSensor概述 | 第28-32页 |
·NetSensor基本概念和工作架构 | 第28-29页 |
·NetSensor的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NetSensor输出报文格式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NetSensor系统架构及设计 | 第32-37页 |
·系统总体目标 | 第32页 |
·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模块 | 第32-36页 |
·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和流程 | 第32-34页 |
·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34-35页 |
·涉及的关键数据结构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可配置聚合算法描述和实现 | 第37-51页 |
·可配置聚合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可配置聚合的概要设计 | 第38-40页 |
·可配置聚合算法的详细设计 | 第40-50页 |
·配置聚合元素 | 第40-42页 |
·可配置聚合处理模块 | 第42-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基于NetSensor对P2P流量监管 | 第51-62页 |
·P2P业务概述 | 第51-53页 |
·P2P技术简介 | 第51-52页 |
·P2P技术对网络的影响 | 第52页 |
·P2P应用程序端口分析 | 第52-53页 |
·BT协议分析 | 第53-55页 |
·BT限流需要的相关技术和工具 | 第55-58页 |
·CAR流量控制基本原理 | 第55-56页 |
·srTCM流量测量算法 | 第56-58页 |
·BT限流的方案 | 第58-61页 |
·基于应用层协议分析的流量监管 | 第58-59页 |
·基于端口匹配的流量监管 | 第59-60页 |
·两种限流方案优劣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7章 NetSensor的组网应用 | 第62-64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论文总结 | 第64-65页 |
·未来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