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哀牢山北段山地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2页
 第一节 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一 山地生态研究第12-13页
  二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概况第13-15页
  三 国内外山地土地利用/覆盖研究第15-17页
  四 哀牢山地区的研究活动第17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一 研究目的第17页
  二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四节 相关概念第19-22页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第22-25页
第三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第25-40页
 第一节 研究资料第25-26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6-40页
  一 影像及参考图件资料的预处理第26-27页
  二 野外考察第27-28页
  三 建立解译标志和分类系统第28-29页
  四 影像解译第29-30页
  五 精度评价第30-31页
  六 DEM的制作第31页
  七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中各模型和指数的构建第31-40页
第四章 近30 年来哀牢山北段土地利用变化第40-69页
 第一节 哀牢山北段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态势第40-43页
 第二节 哀牢山北段土地利用的时间变化第43-46页
 第三节 哀牢山北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和趋势第46-48页
 第四节 哀牢山北段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第48-58页
 第五节 哀牢山北段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第58-61页
 第六节 地形因子对哀牢山北段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第61-68页
  一 土地利用变化和海拔的关系第61-65页
  二 土地利用变化和坡度的关系第65-68页
 第七节 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东西坡土地利用对比分析第69-79页
 第一节 东西坡土地利用态势第69-71页
  一 东西坡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态势第69-70页
  二 东西坡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第70-71页
 第二节 东西坡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因子分析第71-75页
  一 东西坡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第71-73页
  二 东西坡不同坡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第73-75页
 第三节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第75-77页
 第四节 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中北段及其周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第79-92页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第81-85页
  一 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第81-83页
  二 保护区内景观格局变化第83-85页
 第二节 保护区周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第85-90页
  一 保护区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第85-89页
  二 保护区周边景观格局变化第89-90页
 第三节 小结第90-92页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第92-109页
 第一节 讨论第92-99页
  一 东西坡土地利用结构、方式及变化差异驱动力的初步探讨第92-95页
  二 保护区和周边的景观破碎化现象及其影响第95-96页
  三 哀牢山北段山地土地可持续利用探讨第96-98页
  四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98-99页
 第二节 结论第99-109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09-110页
致 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水标条款下的对冲基金期权的定价研究
下一篇:紫茎泽兰迹地上不同替代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