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含义和研究角度 | 第9-13页 |
第一节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含义 | 第9-11页 |
1.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概念 | 第9-10页 |
2. 相近概念的辨析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研究角度 | 第11-13页 |
1. 泽夫的“经济后果”学说 | 第11页 |
2. “经济后果”观贯穿于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研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国际会计准则的本质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利益集团的争斗相伴随 | 第13-16页 |
1. 欧盟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 | 第13-14页 |
2. 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 | 第14-15页 |
3. 澳大利亚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尚待提高和检验 | 第16-19页 |
1. 对国际会计准则质量的质疑 | 第16-18页 |
2. 相关实证研究的证据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 第19-31页 |
第一节 运行机制的差异 | 第19-22页 |
1. 制定和发布机构 | 第19-20页 |
2. 制定程序 | 第20-21页 |
3. 执行主体 | 第21页 |
4. 监督体系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准则体系内容的差异 | 第22-31页 |
1.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问题 | 第22-23页 |
2. 会计基本准则与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 第23-24页 |
3. 准则项目的差别 | 第24-26页 |
4. 公允价值的应用 | 第26-28页 |
5. 具体准则的差异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经济后果 | 第31-37页 |
第一节 正面的经济后果 | 第31-32页 |
1. 企业吸引外资的能力增强 | 第31页 |
2. 企业的税负减轻 | 第31页 |
3. 准则制定机构的准则制定成本降低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负面的经济后果 | 第32-36页 |
1. 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 | 第32-35页 |
2. 在我国会计环境中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的负面经济后果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对正面、负面经济后果的综合分析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建议 | 第37-45页 |
第一节 立足国情,积极借鉴,建设国际化的会计准则体系 | 第37-42页 |
1. 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长期并存中逐步取消会计制度 | 第37-38页 |
2. 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 第38-40页 |
3. 完善具体会计准则 | 第40-41页 |
4. 改革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构建良好的执行机制与参与机制,确保会计准则顺利实施 | 第42-45页 |
1. 按照不同企业的特点,有先后地实施国际化的会计准则 | 第42页 |
2. 提高我国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42-43页 |
3. 加大会计监管力度 | 第43页 |
4. 协调与其它法律法规的关系 | 第43-44页 |
5. 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 第44-45页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