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论文

课程知识观之构建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3页
 一、知识与课程的联系第9页
 二、传统教育中处理课程知识的偏差第9-11页
 三、课程知识观的框架结构第11-13页
第一部分 课程知识的性质第13-24页
 一、客观主义的知识性质观以及对课程知识的看法第13-17页
  (一) 内在性的客观主义第14页
  (二) 外在性的客观主义第14-15页
  (三) 客观主义对知识性质认识的共同点第15-16页
  (四) 客观主义对课程知识性质的看法第16-17页
 二、客观主义的解构与知识文化性的确立第17-20页
 三、课程知识性质的建构第20-24页
  (一) 可批判性第20-21页
  (二) 多样性第21-23页
  (三) 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第23-24页
第二部分 课程知识价值第24-31页
 一、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历史沿革第25-26页
 二、对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价值的批判第26-27页
 三、课程知识价值的建构第27-31页
  (一) 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第28页
  (二) 所有学生素质整体发展的价值第28-30页
   1.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价值第28-30页
   2.所有学生发展的价值第30页
  (三) 独立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的价值第30-31页
第三部分 课程知识结构第31-41页
 一、古代课程知识的结构第32-33页
 二、近现代课程知识结构第33页
 三、课程知识结构的重建第33-41页
  (一) 公共知识第34-40页
   1.课程中科学知识的微观结构第37-38页
   2.课程中社会知识的微观结构第38-39页
   3.课程中人文知识的微观结构第39-40页
  (二) 个体知识第40-41页
   1.个体知识进入课程的合理性第40-41页
   2.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的关系第41页
第四部分 课程知识教学观第41-49页
 一、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的教学观及其弊端第42-45页
  (一) 传统教育关于课程知识教学过程的本质观点:特殊认识论第42-43页
  (二) 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方式:传授——接受第43-44页
  (三) 师生关系:主客体第44页
  (四) 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教学观的弊端第44-45页
   1.批判性的欠缺第44页
   2.自我探索能力的薄弱第44-45页
   3.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第45页
 二、课程知识教学观的重建第45-49页
  (一) 课程知识教学过程的本质:建构意义的交往过程第46-49页
   1.互动的特殊目的:建构意义第46-47页
   2.教学互动的特殊过程:多元的交往第47-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对称双边市场下的在位厂商均衡
下一篇:高科技企业组织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