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20页 |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产生及其发展动因 | 第12-15页 |
·分析性复核程序随审计方法的发展而逐步产生 | 第13-15页 |
·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是分析性复核程序产生的直接动因 | 第15页 |
·中外分析性复核审计准则比较 | 第15-20页 |
·美国SASNo.56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我国分析性复核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比较 | 第15-16页 |
·分析性复核程序框架的比较 | 第16-17页 |
·美国分析性复核的使用和研究成果对我国分析性复核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第17-20页 |
第2章 分析性复核程序在计划阶段的应用 | 第20-25页 |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分析 | 第20-21页 |
·计划阶段应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目的 | 第21-23页 |
·计划阶段应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技术方法 | 第23-25页 |
第3章 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实施阶段的应用 | 第25-31页 |
·实施阶段应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目的 | 第25-26页 |
·各业务循环中应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具体实施方法 | 第26-28页 |
·分析性复核程序在舞弊审计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第4章 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完成阶段的应用 | 第31-36页 |
·完成阶段应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目的 | 第31-32页 |
·完成阶段应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要点 | 第32-33页 |
·对会计报表进行总体合理性分析和评价中分析性复核的应用 | 第33-36页 |
·会计报表分析的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会计报表分析中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具体应用 | 第34-36页 |
第5章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案例分析:“华工科技” | 第36-45页 |
·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36-40页 |
·案例的具体分析 | 第40-44页 |
·案例分析总结 | 第44-45页 |
第6章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 | 第45-47页 |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局限性 | 第45页 |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发展前景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