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4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催化异构化的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1.2.1 异构化在石油炼制领域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2 环氧丙烷异构化 | 第13-14页 |
1.2.3 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3 环氧丙烷催化异构制烯丙醇 | 第14-22页 |
1.3.1 烯丙醇及其生产工艺简介 | 第14-17页 |
1.3.2 环氧丙烷催化异构制烯丙醇工艺 | 第17-20页 |
1.3.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1.4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主要工作内容 | 第22-24页 |
2 磷酸锂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37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2.1 实验用原料与设备 | 第25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7页 |
2.2.3 催化剂评价实验 | 第27页 |
2.2.4 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测定 | 第27-28页 |
2.2.5 色谱分析与数据分析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3.1 异构化产物的确认与表征 | 第28-30页 |
2.3.2 关于催化剂制备方法的讨论 | 第30-32页 |
2.3.3 催化剂的筛选与其制备条件的讨论 | 第32-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催化剂使用、再生及表面酸性的程序升温吸脱附研究 | 第37-57页 |
3.1 异构化反应工艺 | 第37-47页 |
3.1.1 实验 | 第37-40页 |
3.1.2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3.1.3 本节小结 | 第47页 |
3.2 催化剂碱性表面的程序升温吸脱附研究 | 第47-57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3.2.3 本节小结 | 第55-57页 |
4 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的表征 | 第57-76页 |
4.1 实验 | 第57-59页 |
4.1.1 实验用原料与设备 | 第57-58页 |
4.1.2 催化剂的制备及评价 | 第58-59页 |
4.1.3 分析及表征仪器 | 第59页 |
4.1.4 数据与分析 | 第59页 |
4.2 催化剂表征 | 第59-74页 |
4.2.1 红外分析 | 第59-62页 |
4.2.2 XRD数据 | 第62-67页 |
4.2.3 比表面结果 | 第67-70页 |
4.2.4 失重数据分析 | 第70-73页 |
4.2.5 粒径分布 | 第73-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5 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性能的评价、测试和表征 | 第76-97页 |
5.1 实验 | 第77-78页 |
5.1.1 实验用原料与设备 | 第77页 |
5.1.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77-78页 |
5.1.3 催化剂评价实验 | 第78页 |
5.1.4 分析及表征仪器 | 第78页 |
5.1.5 数据与分析 | 第78页 |
5.2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78-95页 |
5.2.1 红外分析 | 第78-80页 |
5.2.2 XRD数据 | 第80-81页 |
5.2.3 比表面测试 | 第81-84页 |
5.2.4 TG-DTA数据分析 | 第84-88页 |
5.2.5 XPS | 第88-92页 |
5.2.6 粒径分布 | 第92页 |
5.2.7 形貌表征 | 第92-9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6 异构化机理及动力学 | 第97-105页 |
6.1 环氧丙烷催化异构化机理 | 第98-101页 |
6.2 实验 | 第101页 |
6.2.1 反应用原料及设备 | 第101页 |
6.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01页 |
6.2.3 实验装置与操作 | 第101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1-104页 |
6.3.1 外扩散对反应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6.3.2 内扩散对反应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6.3.3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103-10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全文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