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基本思想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基本思想 | 第11页 |
1.3 论文构成 | 第11-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LonWorks现场总线 | 第13-17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LonWorks 总线技术 | 第13-15页 |
2.2.1 LonWorks 基本构成 | 第13-14页 |
2.2.2 LonWorks 智能节点 | 第14页 |
2.2.3 路由器 | 第14页 |
2.2.4 LonWorks 性能特点 | 第14-15页 |
2.3 LonWorks 系统开发工具 | 第15-16页 |
2.4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 第1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智能节点的设计 | 第17-24页 |
3.1 Neuron芯片 | 第17-18页 |
3.2 LonTalk协议 | 第18-19页 |
3.3 Neuron C语言 | 第19-20页 |
3.4 智能节点 | 第20-21页 |
3.4.1 智能节点开发步骤 | 第20-21页 |
3.4.2 智能节点控制模块 | 第21页 |
3.5 节点间的对话 | 第21-22页 |
3.6 底层软件的调试与安装 | 第22-2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LNS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24-43页 |
4.1 LNS技术 | 第25页 |
4.2 LNS通信信道 | 第25-26页 |
4.3 安装和配置 LonWorks智能节点 | 第26页 |
4.4 建立 LonWorks网络 | 第26-30页 |
4.4.1 LNS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27页 |
4.4.2 LNS应用程序的启动 | 第27-29页 |
4.4.3 网络接口的开发 | 第29-30页 |
4.4.4 设备的安装 | 第30页 |
4.5 监视与控制 LonWorks网络 | 第30-33页 |
4.5.1 网络变量监控的实现 | 第31-32页 |
4.5.2 动态数据交换 | 第32-33页 |
4.6 监控网络的硬件实现 | 第33-34页 |
4.6.1 DI节点 | 第33页 |
4.6.2 DO节点 | 第33-34页 |
4.6.3 Service电路 | 第34页 |
4.7 监控网络的软件实现 | 第34-42页 |
4.7.1 DDE的介绍 | 第36-37页 |
4.7.2 VB中 DDE的链接方式 | 第37页 |
4.7.3 VB与 LNS DDE Server | 第37-38页 |
4.7.4 动态数据交换的设计和实现 | 第38-39页 |
4.7.5 水位监控系统的分析设计 | 第39-42页 |
4.8 数据库的生成 | 第42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远程监测控制系统 | 第43-55页 |
5.1 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43-45页 |
5.2 i.L0N1000与远程监控网络 | 第45-51页 |
5.2.1 i.LON1000应用程序 | 第45页 |
5.2.2 定义和启动 Web Server节点 | 第45-46页 |
5.2.3 被监控点与 Web Server节点连接 | 第46-47页 |
5.2.4 检验 Web Server的功能性 | 第47页 |
5.2.5 使用 Web浏览器监视被测点 | 第47页 |
5.2.6 基于 ASP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47-48页 |
5.2.7 水位远程监控的实现 | 第48-49页 |
5.2.8 LonWorks网络监控系统模块设计 | 第49-51页 |
5.3 网络系统的性能要求 | 第51页 |
5.4 网络地址分配 | 第51-52页 |
5.5 网络的选择 | 第52-53页 |
5.6 维护 LonWorks网络 | 第53-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I | 第61-62页 |
附录II | 第62-64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