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1.1 引言 | 第7-8页 |
1.2 流媒体技术概述 | 第8-17页 |
1.2.1 视频数据的采集 | 第8页 |
1.2.2 视频压缩 | 第8-12页 |
1.2.3 网络视频数据的传送 | 第12-15页 |
1.2.4 视频数据的显示回放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于IPv6的网络视频应用的架构分析 | 第17-32页 |
2.1 网络视频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 | 第17-18页 |
2.2 IPv6协议分析 | 第18-23页 |
2.2.1 从IPV4升级到IPV6的原因 | 第18-19页 |
2.2.2 IPV6的特点 | 第19-22页 |
2.2.3 IPV6与IPV4的比较 | 第22-23页 |
2.3 基于IPv6的网络视频应用的架构 | 第23-32页 |
2.3.1 组播分析 | 第23-27页 |
2.3.2 QoS策略分析 | 第27-29页 |
2.3.3 网络适应性策略 | 第29-32页 |
第三章 IPv6下网络视频应用的开发分析 | 第32-52页 |
3.1 编码技术分析 | 第32-45页 |
3.1.1 IPV6下的WINSOCK技术 | 第32-38页 |
3.1.2 COM技术简介 | 第38-40页 |
3.1.3 DIRECTSHOW技术 | 第40-45页 |
3.2 IPv6与IPv4下应用的兼容性考虑 | 第45-50页 |
3.3 完全组件化设计 | 第50-52页 |
第四章 IPv6下网络视频应用的关键组件设计 | 第52-67页 |
4.1 视频组播发送组件的设计 | 第52-58页 |
4.2 视频组播接收组件的设计 | 第58-67页 |
第五章 IPv6下网络视频应用的实例—一个视频会议原形系统 | 第67-80页 |
5.1 系统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67-70页 |
5.1.1 硬件运行环境的选择 | 第67页 |
5.1.2 软件运行环境的选择 | 第67-68页 |
5.1.3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68页 |
5.1.4 运行环境的搭建 | 第68-70页 |
5.2 视频会议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70-72页 |
5.2.1 硬件结构设计 | 第70-71页 |
5.2.2 软件结构设计 | 第71-72页 |
5.3 视频会议系统的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72-77页 |
5.3.1 服务器端的视频捕获、压缩和发送 | 第72-75页 |
5.3.2 客户端的视频接收、解压和播放 | 第75-77页 |
5.4 系统的运行与测试 | 第77-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本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80页 |
6.2 未来的扩充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