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燃料供给系统论文

油泵托架可靠性分析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9页
   ·有限元方法和软件第9-13页
   ·课题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油泵托架总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4-22页
   ·油泵托架结构简介第14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第14-15页
   ·模型的简化方法第15页
   ·有限元单元的选取和单元质量的控制第15-16页
   ·实常数的确定第16-17页
   ·模型各部分的连接第17页
   ·边界条件第17-18页
   ·橡胶减振垫刚度的确定第18-20页
     ·橡胶减振垫刚度的初步计算第18-20页
     ·利用模态试验结果修正橡胶垫的刚度数值第20页
   ·改进前油泵托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试验与理论模态分析第22-35页
   ·引言第22页
   ·试验模态分析第22-27页
     ·自由支撑模态试验第22-26页
     ·固定支撑模态试验第26-27页
   ·理论模态分析第27-32页
     ·模态提取方法第27-29页
     ·改进前油泵托架有限元模态计算第29-32页
       ·改进前油泵托架自由支撑有限元模态计算第29-31页
       ·改进前油泵托架固定支撑有限元模态计算第31-32页
   ·改进前托架结构的模态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比较第32-33页
   ·系统阻尼的确定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改进前油泵托架的动力响应分析第35-46页
   ·引言第35页
   ·改进前托架的谐响应分析第35-40页
     ·简谐力F 施加在X 方向时第36-37页
     ·简谐力F 施加在Y 方向时第37-38页
     ·简谐力F 施加在Z 方向时第38-40页
   ·改进前托架的随机振动分析第40-44页
     ·油泵托架随机振动响应数值计算第40-43页
     ·改进前托架的随机疲劳损伤寿命计算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油泵托架的改进设计方案及其动力学分析评价第46-58页
   ·托架改进设计方案第46页
   ·建立改进后托架的有限元模型第46-47页
   ·改进后油泵托架的模态计算第47-49页
     ·自由支撑有限元模态计算第47-48页
     ·固定支撑有限元模态计算第48-49页
   ·改进后托架的谐响应分析第49-53页
     ·当简谐力F 施加在X 方向时第49-50页
     ·当简谐力F 施加在Y 方向时第50-51页
     ·当简谐力F 施加在Z 方向时第51-53页
   ·改进后托架的随机振动分析第53-55页
     ·改进后托架随机振动响应数值计算第53-54页
     ·对改进后托架焊接部分进行疲劳损伤寿命计算第54-55页
   ·改进前与改进后油泵托架动态特性的比较分析第55-57页
     ·改进前、后托架固有频率的比较分析第55-56页
     ·改进前及改进后托架谐响应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第56页
     ·改进前及改进后托架随机振动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第56-57页
   ·改进后托架的试验验证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1-62页
附录A 改进前托架自由条件下前10阶振型图第62-63页
附录B 改进前托架约束条件下前 16 阶振型图第63-65页
附录C 改进后托架自由条件下前10阶振型图第65-66页
附录D 改进后托架约束条件下前16阶振型图第66-68页
附录E 改进前托架谐响应分析位移幅值-频率曲线第68-70页
附录F 改进后托架谐响应分析位移幅值-频率曲线第70-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件软件工程研究
下一篇:三维雷达终端显示器的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