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3页 |
·现代仿真技术 | 第10页 |
·雷达显示器的发展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任务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三维显示器总体设计 | 第13-21页 |
·显示器的技术要求 | 第13-15页 |
·PPI 显示器显示技术要求 | 第13-14页 |
·三维雷达终端显示器显示技术要求 | 第14页 |
·目标信息 | 第14-15页 |
·软件总体框架 | 第15-16页 |
·主要流程 | 第16-18页 |
·功能实现 | 第18-20页 |
·三维目标模型的实现 | 第18-19页 |
·标牌文字显示的实现 | 第19页 |
·声音效果实现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多分辨率细节层次模型自动生成技术分析 | 第21-26页 |
·概述 | 第21-22页 |
·算法分类 | 第22-24页 |
·误差度量(节点评析) | 第22-23页 |
·算法分类方法概述 | 第23-24页 |
·典型算法分析 | 第24-25页 |
·基于顶点删除的多LOD 模型自动生成技术 | 第24页 |
·具有聚焦因子的LOD 地表模型消减方法 | 第24-25页 |
·多分辨率模型表示 | 第25页 |
·本章小节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基于视向的多分辨率LOD地形模型自动生成算法 | 第26-37页 |
·引言 | 第26页 |
·基于点删除的多分辨率地形简化算法的基本定义 | 第26-27页 |
·基于点删除的多分辨率地形模型简化算法设计思想 | 第27页 |
·节点重要度评价 | 第27-28页 |
·局部三角化 | 第28-32页 |
·Delaunay 三角网 | 第28-30页 |
·区域生长的Delaunay 三角剖分 | 第30-32页 |
·Delaunay 三角剖分的基本思想 | 第30-31页 |
·数据结构 | 第31-32页 |
·算法实现步骤 | 第32页 |
·基于点删除的多分辨率地形简化算法数据结构 | 第32-33页 |
·基于点删除的多分辨率地形简化算法实现步骤 | 第33页 |
·基于视向多分辨率LOD 地形模型自动生成 | 第33-34页 |
·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34-36页 |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于自适应四叉树视相关多分辨率地形模型自动生成算法 | 第37-53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算法基本思想 | 第38-39页 |
·数据存储 | 第39-40页 |
·节点重要度评价方法 | 第40-42页 |
·网格的渲染与裂缝的修补 | 第42-44页 |
·网格的生成 | 第44-49页 |
·四叉树生成 | 第44-46页 |
·绘制四叉树 | 第46-49页 |
·效果及性能分析 | 第49-52页 |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六章 通信 | 第53-61页 |
·串行通信RS-232 标准 | 第53-58页 |
·通信标准——RS232 标准 | 第53-55页 |
·空调制解调器的连接 | 第55-56页 |
·PC 机串行异步RS-232 通信程序设计实现 | 第56-58页 |
·TCP/IP 协议的通信程序设计 | 第58-60页 |
·面向连接客户/服务器模型时序图 | 第58-59页 |
·客户通信程序的设计 | 第59-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真实感图形生成技术 | 第61-77页 |
·软件介绍及系统实现 | 第61-63页 |
·坐标变换及投影 | 第63-65页 |
·坐标变换 | 第63-64页 |
·投影变换原理 | 第64-65页 |
·三维裁剪 | 第65-70页 |
·视见体与裁剪 | 第65-67页 |
·OpenGL 中的投影体的六个面的方程推导 | 第67-70页 |
·光照模型 | 第70-72页 |
·光照模型概述 | 第70页 |
·Phong 光照模型 | 第70-72页 |
·三维图形的消隐 | 第72-74页 |
·消隐技术概述 | 第72-73页 |
·图像空间消隐算法-Z 缓冲器算法 | 第73-74页 |
·纹理映射原理 | 第74-76页 |
·本章小节 | 第76-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