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场理论水果电特性无损检测机理的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基于介电特性的水果无损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经济和社会意义 | 第12-14页 |
| ·中国水果生产和分级现状 | 第13页 |
| ·国际市场对水果采后处理的要求 | 第13-14页 |
| ·应用前景 | 第14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14-18页 |
|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 ·项目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第16页 |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水果电特性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与原理 | 第18-38页 |
| ·农业物料的介电特性及极化理论 | 第18-32页 |
| ·基本概念及主要参数 | 第18-21页 |
| ·电介质的极化 | 第21-23页 |
| ·介质极化的微观理论 | 第23-25页 |
| ·电介质存在时的电场计算 | 第25-27页 |
| ·介质中的电感应强度 | 第27-28页 |
| ·电力线在介质交界面上的折射 | 第28-30页 |
| ·均匀电场中的介质球使电场变化的情况 | 第30-32页 |
| ·水果的介电特性及其模型 | 第32-35页 |
| ·水果内部品质与宏观电特性的关系 | 第32-33页 |
| ·介质损耗的等效模型 | 第33-35页 |
| ·交变电场频率对水果电特性的影响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基于介电特性的水果无损检测实验系统的研究 | 第38-48页 |
| ·系统组成 | 第38-43页 |
| ·实验原理与分析计算 | 第43-48页 |
| ·测试原理 | 第43-44页 |
| ·检测参数计算公式 | 第44-45页 |
| ·测试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处理 | 第48-66页 |
| ·试验材料 | 第48-49页 |
| ·试验电极 | 第49-50页 |
| ·试验方法 | 第50-51页 |
| ·试验结果 | 第51-61页 |
| ·A组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 ·B组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1页 |
| ·平板电极和球面电极的试验结果 | 第55-57页 |
| ·铝箔电极的试验结果 | 第57-59页 |
| ·分析与小结 | 第59-61页 |
| ·机理分析与结论 | 第61-66页 |
| ·两种腐烂类型的比较分析 | 第61-63页 |
| ·各种类型电极的比较分析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9页 |
|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 | 第73-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