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侵权归责原则与过错 | 第15-26页 |
一、 归责原则概述 | 第15-20页 |
(一) 归责与归责原则 | 第15-17页 |
(二) 归责原则体系 | 第17-20页 |
二、 过错责任原则与过错 | 第20-26页 |
(一) 过错责任原则概述 | 第20-22页 |
(二) 归责原则与过错的关系 | 第22-26页 |
第二部分 过错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6-47页 |
一、 过错概念的哲学分析 | 第26-34页 |
(一) 以理性哲学为基础的主观过错说 | 第26-30页 |
(二) 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客观过错说 | 第30-34页 |
二、 过错概念的法学分析 | 第34-41页 |
(一) 过错与违法性行为 | 第34-37页 |
(二) 民事过错与刑事罪过 | 第37-40页 |
(三) 侵权过错与道义过错 | 第40-41页 |
三、 过错概念的经济分析 | 第41-47页 |
(一) 与过错相关的经济理论 | 第41-43页 |
(二) 汉德公式及其在过失中的应用 | 第43-47页 |
第三部分 过错的构成要件 | 第47-61页 |
一、 过错的构成要件之一:主体要素 | 第47-49页 |
(一) 自然人 | 第48页 |
(二) 法人 | 第48-49页 |
二、 过错的构成要件之二:主观要素 | 第49-54页 |
(一) 主观要素在过错中的作用之一:过错的区分为故意和过失 | 第50-53页 |
(二) 主观要素在过错中的作用之二:主观意志是过错的可责难性条件 | 第53-54页 |
三、 过错的构成要件之三:客观要素 | 第54-56页 |
(一) 作为过错 | 第55-56页 |
(二) 不作为过错 | 第56页 |
四、 过错的构成要件之四:客体要素 | 第56-61页 |
(一) 民事义务的违反 | 第56-59页 |
(二) 权利的滥用 | 第59-61页 |
第四部分 过错的概念和认定过错的标准 | 第61-68页 |
一、 对过错的概念解析 | 第61-63页 |
二、 认定过错的标准 | 第63-68页 |
(一) 主体标准 | 第63-64页 |
(二) 客体标准 | 第64页 |
(三) 主观标准 | 第64-65页 |
(四) 客观标准 | 第65-68页 |
第五部分 过错的分类 | 第68-76页 |
一、 单独过错 | 第69-70页 |
(一) 单独过错的含义 | 第69页 |
(二) 单独过错的法律特征 | 第69-70页 |
(三) 单独过错的分类 | 第70页 |
二、 共同过错 | 第70-73页 |
(一) 共同过错的概念 | 第70-71页 |
(二) 共同过错的法律特征 | 第71-72页 |
(三) 共同过错的类型 | 第72-73页 |
三、 混合过错 | 第73-76页 |
(一) 混合过错的概念 | 第73页 |
(二) 混合过错的法律特征 | 第73-74页 |
(三) 混合过错的类型 | 第74-76页 |
第六部分 过错已经死亡了吗?-从侵权行为法危机谈起 | 第76-83页 |
一、 过错责任产生的历史必然 | 第76-77页 |
二、 无过错责任的产生 | 第77-78页 |
三、 过错已经没落或死亡了吗 | 第78-83页 |
(一) 危机的实质 | 第78-79页 |
(二) 过错将在一片危机声中自我调节,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