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遗传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16页 |
·小孢子培养程序与方法研究 | 第9页 |
·小孢子发生时期的形态学观察 | 第9-10页 |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性的机理研究 | 第10-11页 |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育种上的运用 | 第11-14页 |
·常规育种上的研究 | 第11-12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上的应用 | 第12-14页 |
·RAPD技术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试验仪器 | 第17页 |
·供试植株的准备 | 第17页 |
·小孢子培养与花蕾大小的选择 | 第17-18页 |
·小孢子植株再生、染色体倍性鉴定与加倍 | 第18页 |
·双单倍体植株自交亲和性的鉴定 | 第18-19页 |
·小孢子胚状体形成显微观察 | 第19页 |
·再生植株遗传变异性的利用RAPD分析 | 第19-20页 |
·植株形态性状的调查 | 第19页 |
·DNA的提取、检测及浓度测定 | 第19-20页 |
·引物的筛选与RAPD扩增反应 | 第20页 |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RAPD多样性参数 | 第20-21页 |
·聚类分析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6页 |
·小孢子植株的获得 | 第22页 |
·华阳三号小孢子H_1代植株的亲和指数分析 | 第22页 |
·华阳H_2代植株的农艺性状比较 | 第22-24页 |
·PCR扩增引物的筛选 | 第24页 |
·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 第24-26页 |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 | 第26-31页 |
·基于RAPD标记的主坐标分析 | 第31-33页 |
·基于HYH_2代植株的RAPD与其表型的分析 | 第33-36页 |
4 讨论 | 第36-41页 |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方法的比较 | 第36页 |
·小孢子植株群体的变异性研究 | 第36-39页 |
·再生植株的变异分析 | 第37页 |
·形态标记在大白菜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RAPD标记的应用 | 第38页 |
·不同聚类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植株亲和指数因素分析 | 第39页 |
·DH群体在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应用 | 第39-40页 |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40页 |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