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立法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概述 | 第11-19页 |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相关慨念 | 第11-14页 |
·社区和社区矫正 | 第11-13页 |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 第13-14页 |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立法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立法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便利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的需要 | 第18页 |
·降低监狱拥挤与监禁成本的需要 | 第18-19页 |
·符合人道主义与国际行刑发展潮流的需要 | 第19页 |
3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立法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标签理论 | 第19-20页 |
·恢复性司法 | 第20-21页 |
·深化的复归理论 | 第21页 |
4 国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立法的比较分析 | 第21-26页 |
·国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法律规定 | 第21-25页 |
·相关的法律文件 | 第21-23页 |
·社区矫正机构 | 第23页 |
·适用对象范围 | 第23-24页 |
·社区矫正项目 | 第24-25页 |
·国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立法的评述 | 第25-26页 |
5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立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6-29页 |
·法律规定缺乏系统性与可操作性 | 第26-27页 |
·执行主体的权力需要法律的进一步确定 | 第27-28页 |
·适用对象范围狭窄 | 第28页 |
·适合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项目较少 | 第28-29页 |
·执行程序缺失 | 第29页 |
6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立法的构想 | 第29-35页 |
·有步骤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9-30页 |
·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权力 | 第30页 |
·扩大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 第30-31页 |
·增加适合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项目 | 第31-33页 |
·开展职业指导与就业培训 | 第31页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第31页 |
·保证就学 | 第31-32页 |
·矫正方案个性化 | 第32页 |
·社区服务 | 第32-33页 |
·明确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适用程序 | 第33-35页 |
·社区矫正的判决、裁定前阶段 | 第33页 |
·社区矫正的执行阶段 | 第33-34页 |
·社区矫正的结束 | 第34-35页 |
7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作者简历 | 第38-4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