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民间NGO | 第11-12页 |
·社会救助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基础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基本理论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政府失灵理论 | 第15页 |
·合约失灵理论 | 第15-16页 |
·志愿失灵理论 | 第16-17页 |
·政府、市场、志愿部门互依理论 | 第17-1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国内有关民间NGO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国外有关民间NGO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3 我国民间NGO参与社会救助的发展与问题分析 | 第22-31页 |
·我国民间NGO的发展情况 | 第22-23页 |
·我国民间NGO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 第23-26页 |
·民间NGO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5页 |
·民间NGO参与社会救助的可能性分析 | 第25-26页 |
·我国民间NGO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我国民间NGO参与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登记体制缺陷 | 第27-28页 |
·发展资金匮乏 | 第28-29页 |
·社会公信力不足 | 第29-31页 |
4 我国民间NGO参与社会救助的个案研究 | 第31-38页 |
·北京慧灵的机构特征 | 第31-32页 |
·北京慧灵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 | 第32页 |
·北京慧灵的发展困境 | 第32-38页 |
·合法地位缺失 | 第32-33页 |
·资金匮乏 | 第33-35页 |
·组织内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 | 第35-36页 |
·组织公信力有待加强 | 第36-38页 |
5 国外NGO参与社会救助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3页 |
·国外NGO参与社会救助的状况分析 | 第38-41页 |
·美国 | 第38-40页 |
·英国 | 第40-41页 |
·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41-43页 |
·法制现行 | 第41-42页 |
·合理分工 | 第42页 |
·资源共享 | 第42-43页 |
6 积极培育民间NGO,建立良好社会救助机制 | 第43-49页 |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43-45页 |
·完善管理登记制度,确立民间NGO合法身份 | 第43-44页 |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民间NGO的培育 | 第44-45页 |
·完善民间NGO的自身建设 | 第45-46页 |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 第45页 |
·完善组织内部机制,提高自身公信力 | 第45-46页 |
·建立民间NGO在社会救助方面与政府之间的协作机制 | 第46-49页 |
·财政资金的协作机制 | 第46-47页 |
·人员与信息的共享机制 | 第47-48页 |
·监督与反馈机制 | 第48-49页 |
7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 | 第49-50页 |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5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