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5页 |
| ·造纸工业现状与发展 | 第13-14页 |
| ·助留体系介绍 | 第14-19页 |
| ·细小粒子的留着机理 | 第14页 |
| ·留剂的发展及种类 | 第14-15页 |
| ·传统的非微粒型助留体系 | 第15-16页 |
| ·微粒助留体系 | 第16-17页 |
| ·微粒助留体系的留着机理及特点 | 第16页 |
| ·典型的微粒助留体系 | 第16-17页 |
| ·新型的微粒助留体系 | 第17-18页 |
| ·胶体硅类微粒体系 | 第17-18页 |
| ·三阶段“Compozil”体系 | 第18页 |
| ·Integra助留体系 | 第18页 |
| ·阳离子型微粒助留体系的缺点 | 第18-19页 |
| ·非离子型微粒助留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 ·凹凸棒粘土和膨润土的介绍 | 第19-22页 |
| ·凹凸棒粘土的介绍 | 第19-21页 |
| ·凹凸棒粘土的基本特性 | 第19-21页 |
| ·凹凸棒粘土的主要用途 | 第21页 |
| ·膨润土的介绍 | 第21-22页 |
| ·膨润土的结构及特性 | 第21-22页 |
| ·膨润土的主要用途 | 第22页 |
| ·PEO的性能介绍 | 第22-23页 |
| ·阴离子杂质简述 | 第23-24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不同的PEO/硅酸盐矿物微粒助留助滤体系的研究 | 第25-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 ·实验原料及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主要原料及化学试剂 | 第25页 |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 ·滤水性能的测定 | 第25-26页 |
| ·细小组分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 ·留着率的测定 | 第26页 |
| ·匀度指数的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 ·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的研究 | 第27-29页 |
| ·硅酸盐矿物的品种选型 | 第27-28页 |
| ·聚氧化乙烯的用量确定 | 第28页 |
| ·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对留着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PEO、凹凸棒粘土和滑石粉体系的研究 | 第29-30页 |
| ·PEO/凹凸棒粘土、滑石粉对滤水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 ·PEO/凹凸棒粘土、滑石粉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 第30页 |
| ·PEO、PFR与凹凸棒粘土三组分体系对浆料滤水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 ·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对纸张的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 ·PEO/凹凸棒粘土体系对匀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PEO/凹凸棒粘土体系对白度和不透明度的影响 | 第32页 |
| ·PEO/锂基膨润土体系的助留助滤性能研究 | 第32-34页 |
| ·锂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及性能介绍 | 第32-33页 |
| ·锂基膨润土对浆料的滤水性能的影响 | 第33页 |
| ·锂基膨润土对浆料的留着性能影响 | 第33-34页 |
| ·锂基膨润土与凹凸棒粘土对纸张白度的影响 | 第34页 |
| ·PEO/凹凸棒粘土、PEO/锂基膨润土助留体系与Hydrocol助留体系的比较 | 第34-35页 |
| ·Hyrdrocol助留体系对浆料的助滤助留性能影响 | 第34-35页 |
| ·PEO/凹凸棒粘土体系与Hydrocol体系的比较 | 第35页 |
| ·成本核算: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PEO/凹凸棒粘土微粒助留体系的影响因素 | 第38-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页 |
| ·原料 | 第38页 |
|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 ·酸碱度对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的助留助滤性能影响 | 第38-40页 |
| ·pH值对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的助滤性能影响 | 第39页 |
| ·pH值对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的助留性能影响 | 第39-40页 |
| ·无机盐对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的助留助滤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 ·人工海水的配制 | 第40页 |
| ·无机盐对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的助滤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无机盐对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的助留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阴离子杂质对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的影响 | 第42-45页 |
| ·阴离子杂质的模拟及阳离子需求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 ·模拟白水中阴离子杂质的配制: | 第42页 |
| ·阳离子需求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 ·木质素磺酸盐对PEO/凹凸棒粘土体系的助滤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 ·木质素磺酸盐对PEO/凹凸棒粘土体系留着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混合物对PEO/凹凸棒粘土体系助滤水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混合物对PEO/凹棒粘土体系留着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凹凸棒粘土的改性研究 | 第47-52页 |
| ·改性方案 | 第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 ·原料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 ·改性条件对浆料滤水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 ·PEO/凹凸棒粘土B体系对留着率的影响 | 第49-51页 |
| ·PEO/改性凹凸棒粘土B体系对纸张的白度的影响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PEO/硅酸盐矿物微粒助留助滤体系的机理研究 | 第52-60页 |
| ·仪器及设备 | 第52页 |
| ·PEO/凹凸棒粘土助留体系的留着机理的探讨 | 第52-58页 |
| ·PEO/凹棒粘土助留体系及纤维的絮凝现象 | 第52-54页 |
| ·PEO/凹凸棒粘土或膨润土留着机理的推测 | 第54-58页 |
| ·PEO对硅酸盐粘土的插层作用 | 第54-55页 |
| ·PEO/硅酸盐粘土及纤维的再絮聚现象 | 第55-58页 |
| ·PEO/硅酸盐粘土助留体系与Hydrocol助留体系对浆料的作用机理比较 | 第58-59页 |
| ·Hydrocol助留体系对浆料的作用机理 | 第58页 |
| ·PEO/硅酸盐粘土助留体系对浆料的作用机理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