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7-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二、网络执政的内涵与意义 | 第16-20页 |
(一) 网络执政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 网络执政的意义 | 第17-20页 |
三、当前我国网络执政实践面临的挑战 | 第20-31页 |
(一) 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加大了新闻与信息管理的难度 | 第20-22页 |
(二) 网络传播的“群体心理学”机制容易引爆舆论的焦点 | 第22-24页 |
(三) 网络执政能力不足导致对网络群体事件处置失当 | 第24-28页 |
(四) 网络行为的难控性有可能撕裂社会 | 第28-29页 |
(五) 网络治理的法律缺失导致网络安全风险增加 | 第29-31页 |
四、加强网络执政能力建设的可能突破口 | 第31-47页 |
(一) 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前提 | 第31-33页 |
(二) 把强化网络执政意识内化为执政者的政治自觉 | 第33-35页 |
(三) 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与打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并举 | 第35-38页 |
(四) 防范网络公共舆论危机,积极推进网络舆论阵地建设 | 第38-41页 |
(五) 把保障网民监督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长效机制 | 第41-44页 |
(六) 把理性对待网络民意作为检验执政为民理念的有效手段 | 第44-47页 |
五、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本课题所涉及的调查问卷表及访谈提纲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