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概述 | 第7-8页 |
§1.2 冲裁模CAD发展 | 第8-11页 |
§1.2.1 国外冲模CAD概况 | 第8-9页 |
§1.2.2 国内冲模CAD概况 | 第9-10页 |
§1.2.3 冲模CAD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3 论文工作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客车件冲裁模CAD系统体系框架设计 | 第13-23页 |
§2.1 冲裁模设计概述 | 第13-15页 |
§2.1.1 冲裁模及冲裁模模具零件分类 | 第13-14页 |
§2.1.2 客车件冲裁模分类 | 第14页 |
§2.1.3 客车件冲裁模设计内容 | 第14-15页 |
§2.2 冲裁模CAD系统 | 第15-23页 |
§2.2.1 冲裁模CAD系统的功能模型 | 第15-18页 |
§2.2.2 冲裁模CAD系统的组成结构 | 第18-23页 |
第三章 冲裁模结构设计CAD系统开发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 | 第23-42页 |
§3.1 支承软件的选择 | 第23-34页 |
§3.1.1 SolidWorks简介 | 第23-25页 |
§3.1.2 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 | 第25-34页 |
§3.2 二次开发应遵守的准则 | 第34页 |
§3.3 Visual Basic的ActiveX部件技术 | 第34-37页 |
§3.3.1 ActiveX部件简介 | 第35页 |
§3.3.2 AetiveX DLL部件简介 | 第35-37页 |
§3.4 数据库技术 | 第37-40页 |
§3.4.1 SQL Server简介 | 第38-39页 |
§3.4.2 Access简介 | 第39-40页 |
§3.5 用户界面技术 | 第40-42页 |
§3.5.1 用户界面的功能 | 第40-41页 |
§3.5.2 开发用户界面应注意的事项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客车件冲裁模零件设计实现 | 第42-63页 |
§4.1 客车件模具结构设计子系统的结构 | 第42-43页 |
§4.2 标准模具零件的实现 | 第43-53页 |
§4.2.1 标准模具零件实现的基本思想 | 第43-44页 |
§4.2.2 客车件冲裁模标准件三位参数化模型的实现 | 第44-48页 |
§4.2.3 客车件冲裁模标准件数据库的实现 | 第48-49页 |
§4.2.4 客户端程序开发 | 第49-53页 |
§4.3 专用模具零件的实现 | 第53-57页 |
§4.3.1 专用零件的生成方法 | 第53-54页 |
§4.3.2 零件外形尺寸确定中的最小包罗圆和最小包罗方问题 | 第54-57页 |
§4.4 模具零件生成DLL库的建立 | 第57-61页 |
§4.5 将设计信息写入Access数据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模具零件装配的实现 | 第63-66页 |
§5.1 冲裁模零件自动装配的实现方法 | 第63-65页 |
§5.2 客车件冲裁模设计实例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