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椴树论文

紫椴幼苗、幼树对光的响应与适应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 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3页
文章中常用的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30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4-16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8页
   ·植物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适应第17-22页
   ·植物对不同光环境的行为响应第22-23页
   ·植物对不同环境的光合响应第23-28页
 3 紫椴研究概况第28-30页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及技术路线第30-32页
 1 研究地概况第30-31页
 2 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1-32页
第三章 环境胁迫对紫椴更新苗生产力的影响第32-51页
 1 引言第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环境的选择与控制第32-34页
   ·材料选择第34-35页
 3 结果分析第35-47页
   ·不同光环境对紫椴幼树生产力的影响第35-43页
     ·叶片生长第35-36页
     ·枝、干生长第36-42页
     ·环境对主干和侧枝生长关系的影响第42-43页
   ·生物量分配第43-45页
   ·叶片的同化效率第45-46页
   ·紫椴幼树的生物量积累第46-47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7-51页
第四章 紫椴幼树对环境胁迫的形态响应与适应第51-85页
 1 引言第51-5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枝序及树冠结构属性因子的定义第52页
   ·树冠结构各属性的测定第52-53页
   ·根系结构的确定第53页
   ·叶片解剖结构的确定第53-54页
   ·形态发育的间隔期指数(Plastochron index)的确定第54-55页
 3 结果分析第55-79页
   ·环境胁迫下紫椴更新苗的树体结构变异第55-70页
     ·树冠结构第55-65页
       ·树冠总体结构第55-56页
       ·侧枝分布第56-63页
       ·叶片分布第63-65页
     ·根系结构第65-70页
   ·更新苗叶片结构可塑性第70-76页
     ·叶片的形态结构第70-72页
     ·叶片的解剖结构第72-74页
     ·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第74-76页
   ·不同光环境中紫椴幼树的器官发育第76-79页
     ·器官的发育期第76-78页
     ·发育间隔期指数第78-79页
 4 结论与讨论第79-85页
第五章 紫椴幼苗、幼树对光的行为响应第85-108页
 1 引言第8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85-87页
   ·叶片空间取向动态测定第85-87页
   ·叶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第87页
   ·不同方向叶片光合作用指标的测定第87页
 3 结果分析第87-103页
   ·叶片空间取向第87-92页
     ·叶片的水平运动第87-89页
     ·叶片的垂直运动第89-90页
     ·叶片的旋转运动第90-91页
     ·叶片的方位角第91-92页
   ·太阳直射光入射角动态第92-93页
   ·枝条的空间取向第93-95页
     ·枝条的水平取向第93-94页
     ·枝条的垂直取向第94-95页
   ·叶片空间取向与能量吸收第95-96页
   ·叶片空间取向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第96-103页
     ·叶片方向与辐射强度第96-97页
     ·叶片方向与叶片温度第97-98页
     ·叶片转向与蒸腾第98-99页
     ·叶片方向与 CO_2 同化率第99页
     ·叶片转向与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第99-100页
     ·叶片转向与气孔导度第100页
     ·叶片转向与光合作用的限制第100-103页
 4 结论与讨论第103-108页
第六章 紫椴幼苗、幼树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第108-173页
 1 引言第10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08-112页
   ·实验材料第108-109页
   ·光合指标的测定第109页
   ·光合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第109-112页
 3 结果分析第112-163页
   ·紫椴幼树对环境胁迫的光合响应第112-132页
     ·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第112-118页
     ·紫椴幼树叶片的CO_2 响应曲线第118-124页
     ·温度紫椴幼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24-128页
     ·空气湿度对紫椴幼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28-130页
     ·叶龄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30-132页
   ·紫椴更新苗对环境胁迫的气孔响应第132-145页
     ·紫椴幼树叶片对CO_2 的传导第133-138页
     ·紫椴幼树叶片对CO_2 的叶肉传第138-142页
     ·紫椴幼树叶片对水汽的传导第142-145页
   ·叶片光合作用的限制第145-148页
     ·气孔的相对限制第145-147页
     ·光合的绝对限制第147-148页
   ·紫椴幼树的资源利用效率第148-161页
     ·紫椴幼树的水分利用效率第149-155页
     ·紫椴幼树的光利用效率第155-158页
     ·不同光照环境中紫椴幼树初级生产力预测第158-159页
     ·不同环境中紫椴幼树的碳利用效率第159-161页
   ·光骤变环境下紫椴幼树的生理响应第161-163页
     ·光骤变下环境因子的变化第161-163页
     ·幼树光合作用对光骤变的生理响应第163页
 4 结论与讨论第163-173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第173-17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78-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2、N2O和CH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
下一篇:晚清学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