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2、N2O和CH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10页
第一章 森林土壤和大气间的温室气体交换概述第10-18页
   ·引言第10页
   ·与土壤生态系统有关的温室效应气体现状第10-12页
   ·土壤作为部分温室气体源和汇的机理第12-16页
     ·CO_2第12页
     ·N_2O第12-14页
     ·CH_4第14-16页
     ·其他气体第16页
   ·森林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研究现状及本次研究设想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18-23页
   ·地质地貌第18页
   ·气候特征第18-19页
   ·植被第19-21页
   ·母质和土壤第21-23页
第三章 森林土壤中CO_2排放通量及影响因素第23-36页
   ·概述第23页
   ·研究林地概况第23-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土壤CO_2释放量测定第25页
     ·观测点环境因子测定第25-26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6-35页
     ·不同林地的土壤CO_2年排放通量平均值第26-27页
     ·林地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第27-28页
     ·林地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日变化第28-32页
     ·林地土壤CO_2排放通量和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第32-34页
     ·北京地区森林土壤的CO_2排放通量估算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森林土壤中N_2O的排放通量及影响因素第36-46页
   ·概述第36页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和土壤性状第36-38页
   ·研究方法第38-39页
     ·原位气体采集测定第38页
     ·环境因子的观测第38页
     ·N_2O排放通量的计算第38-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5页
     ·不同林地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比较第39页
     ·林地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第39-40页
     ·林地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昼夜变化第40-41页
     ·林地土壤N_2O年排放通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1-44页
     ·北京山区林地N_2O排放通量的基本估算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森林土壤的反硝化、硝化作用第46-53页
   ·概述第46页
   ·采样地点及材料第46-47页
   ·实验室研究内容及方法第47-48页
     ·土壤硝化作用强度第47页
     ·土壤反硝化作用强度第47页
     ·淹水条件下土壤硝酸盐消失率的测定第47页
     ·土壤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的研究第47-48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不同林地土壤的硝化作用强度第48-49页
     ·根际土壤的硝化强度第49-50页
     ·土壤的反硝化作用强度第50-51页
     ·硝酸还原酶活性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森林土壤中CH_4的排放通量及吸收速率第53-60页
   ·概述第53页
   ·研究方法第53-54页
     ·原位土壤的CH_4排放通量第53页
     ·原状土壤吸收CH_4的速率第53-54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54-59页
     ·油松林土壤的CH_4排放通量年统计第54页
     ·油松林土壤的CH_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第54-55页
     ·CH_4排放通量和几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第55-56页
     ·原状土壤对CH_4的吸收速率第56-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录第70-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紫椴幼苗、幼树对光的响应与适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