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0-15页 |
一、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0-12页 |
二、西方两大法系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12-14页 |
(一) 起源 | 第12-13页 |
(二) 大陆法系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13页 |
(三) 英美法系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13-14页 |
三、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最新发展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基本状况 | 第15-29页 |
一、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5-22页 |
(一) 法定监护 | 第16-17页 |
(二) 指定监护 | 第17-18页 |
(三) 监护权的转移 | 第18-19页 |
(四) 监护的变更 | 第19-20页 |
(五) 监护人的职责 | 第20-21页 |
(六) 监护责任 | 第21-22页 |
二、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22-29页 |
(一) 立法理念落后 | 第22-23页 |
(二) 立法体系不科学 | 第23-25页 |
(三) 制度内容疏漏过多 | 第25-29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构想 | 第29-40页 |
一、更新理念,指导立法 | 第29页 |
二、调整体例,完善结构 | 第29-30页 |
三、增加内容、强化保障 | 第30-34页 |
(一) 监护的种类上,应增加遗嘱监护 | 第30-31页 |
(二) 明确规定监护人资格 | 第31页 |
(三) 建立监护人的监督机制 | 第31-32页 |
(四) 明确规定监护事务的内容 | 第32-33页 |
(五) 明确规定监护人的责任 | 第33页 |
(六) 明确规定监护人拒绝、辞退监护的权利和报酬请求权 | 第33-34页 |
(七) 明确监护的更换和终止适用情形 | 第34页 |
四、国家介入,加强干预 | 第34-40页 |
(一) 建立国家辅助监护制度 | 第35-37页 |
(二) 建立国家代位监护制度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