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导论第10-18页
上编第18-85页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神话研究的人类学视野第18-58页
  第一节 神话研究人类学视野的发生第19-24页
  第二节 神话作为文学之开端——以鲁迅为例第24-31页
  第三节 历史批评与艺术鉴赏的方法——以周作人为例第31-37页
  第四节 原始思维与比较方法的使用——以茅盾为例第37-45页
  第五节 历史语境的还原与三重证据法——以闻一多为例第45-53页
  第六节 神话研究的文学之维及其方法论反思第53-58页
 第二章 歌谣研究的人类学视野——以北大早期"歌谣运动"为中心第58-85页
  第一节 歌谣研究中人类学视野的发生第58-68页
  第二节 歌谣研究的比较研究法第68-72页
  第三节 母题的发生及主题学意蕴第72-76页
  第四节 历史演进法和孟姜女故事研究第76-80页
  第五节 从"歌"到"学"的歌谣研究及其方法论反思第80-85页
下编第85-158页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人类学的西方视域与发生语境第85-113页
  第一节 西方文学人类学的双重蕴涵第85-103页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研究人类学视野的发生第103-113页
 第四章 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问题第113-125页
  第一节 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第113-119页
  第二节 个体性经验:文学人类学理论建构的内在缺失第119-125页
 第五章 神话—原型批评与审美维度的缺失第125-141页
  第一节 神话—原型批评实践及其理论改造第125-134页
  第二节 原型批评的审美性缺失第134-141页
 第六章 多重证据法及其文本化倾向第141-158页
  第一节 多重证据法实践及其方法论构建第141-147页
  第二节 多重证据法的文本化倾向第147-158页
结语第158-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8页
后记第168-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话与融合: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研究
下一篇:著作权司法实践中的文学观念批判--以文学剽窃的认定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