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一、识读“快餐文化” | 第13-35页 |
(一) 相关概念厘定 | 第13-15页 |
1. “快餐” | 第13页 |
2. “文化” | 第13-14页 |
3. “快餐文化” | 第14-15页 |
(二) “快餐文化”的特征 | 第15-17页 |
1. 消费性 | 第15页 |
2. 娱乐性 | 第15-16页 |
3. 时尚性 | 第16页 |
4. 通俗性 | 第16-17页 |
(三) “快餐文化”的流行 | 第17-22页 |
1. 青少年流行“快餐文化” | 第17-19页 |
2. “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背景 | 第19-22页 |
(四) 青少年生活中的“快餐文化” | 第22-35页 |
1. “快餐”与“经典”的PK——读图时代的“快餐书” | 第22-27页 |
2. 难以抗拒的诱惑——追逐娱乐的“影视快餐” | 第27-31页 |
3. 沟通无极限——信息时代的“网络快餐” | 第31-35页 |
二、“快餐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 第35-62页 |
(一) “快餐文化”的积极影响 | 第35-41页 |
1. 人生价值观:立足现实,关注生命 | 第36-37页 |
2. 生活价值观:追求民主,注重时效 | 第37-38页 |
3. 知识价值观:寓学于乐,愉悦心智 | 第38-40页 |
4. 审美价值观:追新求异,与时俱进 | 第40-41页 |
(二) “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41-62页 |
1. 人生价值观:理想迷茫,享乐人生 | 第42-46页 |
2. 道德价值观:偏离主流,道德下滑 | 第46-51页 |
3. 历史价值观:漠视历史,淡对责任 | 第51-55页 |
4. 婚恋价值观:放纵情感,责任淡漠 | 第55-60页 |
5. 审美价值观:趣味庸俗,品位低下 | 第60-62页 |
三、“快餐文化”影响下价值观异化的归因分析 | 第62-72页 |
(一) 透视“快餐文化”本质 | 第62-66页 |
1. 追求商业利润的消费特性 | 第62-64页 |
2. 放逐审美内涵的娱乐狂欢 | 第64-66页 |
(二) 扫描青少年自身原因 | 第66-68页 |
1. 理想家园失落:信仰缺失与价值观迷茫 | 第66-67页 |
2. 后现代思潮影响:崇尚颠覆与追求叛逆 | 第67-68页 |
(三) 聚焦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低实效性 | 第68-72页 |
1. 理念曲高和寡,现实困顿无路 | 第69-70页 |
2. 科学精神有余,人文精神不足 | 第70-72页 |
四、“快餐文化”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改革 | 第72-91页 |
(一) 学校:积极应对——“快餐文化”涌浪下的理性审视 | 第72-79页 |
1. “双管齐下”:能动选择与正面引导相结合 | 第73-74页 |
2. “经典”的力量:引导青少年经典阅读 | 第74-76页 |
3. 感受美的真谛:加强青少年审美教育 | 第76-79页 |
(二) 家庭:榜样、军师、统帅——家长做好三种“角色” | 第79-83页 |
1. 做榜样:提高家长自身文化消费品位 | 第80-81页 |
2. 做“军师”:帮助孩子合理进食“快餐文化” | 第81-82页 |
3. 做“统帅”:指导和约束并举,调控孩子文化活动 | 第82-83页 |
(三) 社会和政府:加强管理——促进“快餐文化”与价值观教育发展 | 第83-87页 |
1. 做好监管:净化“快餐文化”市场 | 第83-84页 |
2. 把握方向:提升“快餐文化”的人文精神 | 第84-85页 |
3. 量身定做:打造优秀文化快餐 | 第85-87页 |
(四) 青少年:批判性吸收——利用“快餐文化”汲取营养 | 第87-91页 |
1. 提高审美能力,辨清“快餐”优劣 | 第88页 |
2. 筛选利用,汲取“快餐”营养 | 第88-89页 |
3. 趁热打铁——“快餐”之后品“正餐” | 第89-91页 |
结语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附录 | 第99-102页 |
后记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