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现状研究 | 第11页 |
(二) 域外公职人员申报制度的译介和比较研究 | 第11-12页 |
(三) 公职人员申报制度与相关制度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四、 文章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相关知识概述 | 第15-24页 |
一、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诞生与沿革 | 第15-17页 |
(一) 早期财产申报制度与政党选举制度相关 | 第16页 |
(二) 早期财产申报制度与官员证明财产的正当性、合法性的法律制度密切相关8 | 第16页 |
(三) 早期财产申报是现代廉政建设尤其是官员从政道德建设的产物 | 第16-17页 |
二、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第17-20页 |
(一)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构成要素 | 第18-20页 |
三、 研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一) 监督行政理论 | 第20-21页 |
(二) 隐私权理论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现状和阶段性成果 | 第24-29页 |
一、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现状和地方实践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一)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二)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地方实践现状 | 第25-26页 |
二、 财产申报制度现阶段取得的成效 | 第26-29页 |
(一) 制度有了政策性规定,框架雏形初建 | 第26-27页 |
(二) 阿勒泰“破冰之举”,将财产申报由理论转为实践 | 第27页 |
(三) 对申报公开有了明确规定,强化了社会监督 | 第27-28页 |
(四) 申报主体扩及其他国家机关,拓宽了申报主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现行申报制度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9-38页 |
一、 现行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一) 规制性层面问题 | 第29-31页 |
(二) 执行性层面问题 | 第31-33页 |
(三) 监督性层面问题 | 第33页 |
二、 申报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一) 利益性层面 | 第33-34页 |
(二) 理念性层面: | 第34-35页 |
(三) 基础配套措施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国外推行财产申报制度的做法和经验借鉴 | 第38-46页 |
一、 几个推行财产申报制度国家的概况 | 第38-43页 |
(一) 财产申报制度在美国 | 第38-40页 |
(二) 财产申报制度在韩国 | 第40-41页 |
(三) 财产申报制度在新加坡 | 第41-42页 |
(四) 财产申报制度在俄罗斯 | 第42-43页 |
二、 财产申报制度的国外经验借鉴 | 第43-46页 |
(一) 坚定推行决心是关键 | 第43-44页 |
(二) 官员财产申报法列入国家立法层面 | 第44页 |
(三) 建立具有权威的受理机构和严厉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 第44-45页 |
(四) 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作支撑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推行的具体建议 | 第46-56页 |
一、 完善实施财产申报制度的客观环境 | 第46-52页 |
(一) 持之以恒执行,坚定推行信念 | 第46-47页 |
(二) 提高移植能力,优化制度推行环境 | 第47-48页 |
(三) 潜移默化实施,分步有序执行 | 第48-50页 |
(四) 深化改革机制,形成配套联动机制 | 第50-52页 |
二、 规范具体执行要素,提高实施可行性 | 第52-56页 |
(一) 促进申报入法,提高法律效力 | 第52-53页 |
(二) 规范申报要素,保证制度可操作性 | 第53-54页 |
(三) 预留缓冲时间,减少实施阻力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