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变更罪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我国法院变更罪名的现状及问题 | 第11-21页 |
一 、司法现状 | 第11-13页 |
(一) 司法实践运行现状 | 第11-12页 |
(二) 法律规定 | 第12-13页 |
二 、理论争议 | 第13-18页 |
(一) 肯定说 | 第14页 |
(二) 否定说 | 第14-15页 |
(三) 本文观点 | 第15-18页 |
三 、我国法院变更罪名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一) 法院变更罪名的条件不具体 | 第18页 |
(二) 法院变更罪名程序缺失 | 第18-19页 |
四 、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19-21页 |
(一)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 | 第19-20页 |
(二) 重实体轻程序诉讼观念的影响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两大法系法院变更罪名模式比较 | 第21-24页 |
一 、英美法系实体限制型变更模式 | 第21-22页 |
二 、大陆法系程序限制型变更模式 | 第22页 |
三 、两大法系变更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法院变更罪名制度 | 第24-41页 |
一 、我国法院变更罪名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一) 不告不理 | 第24页 |
(二) 诉审同一 | 第24-25页 |
(三) 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 | 第25页 |
(四) 程序参与 | 第25-26页 |
(五) 提高诉讼效率 | 第26页 |
二 、我国法院变更罪名模式选择 | 第26-28页 |
三 、确立我国法院变更罪名的条件 | 第28-33页 |
(一) 明确同一被告人 | 第29-30页 |
(二) 明确同一犯罪事实的内容 | 第30-33页 |
四 、我国法院变更罪名的程序设计 | 第33-41页 |
(一) 由重而轻的变更 | 第34-35页 |
(二) 由轻而重的变更 | 第35-39页 |
(三) 罪名不同刑相当的变更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个人简历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