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道绿波带控制适用性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存在问题 | 第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编排 | 第12-14页 |
2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基本理论 | 第14-21页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控制参数 | 第14-17页 |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控制与评价参数 | 第15-17页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评价指标 | 第17-18页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类型 | 第18-20页 |
·按控制范围分类 | 第18-19页 |
·按控制策略分类 | 第19页 |
·按控制结构分类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3 城市主干道绿波带控制原理 | 第21-35页 |
·城市交通干线协调控制分析 | 第21-25页 |
·城市交通干线系统的基本描述 | 第21页 |
·城市交通干线系统协调控制的方式 | 第21-23页 |
·城市交通干线系统的协调控制目标 | 第23页 |
·城市交通干线系统协调控制系统 | 第23-25页 |
·绿波带控制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绿波概念 | 第25-27页 |
·绿波的类型 | 第27页 |
·绿波带控制的约束条件 | 第27-28页 |
·绿波带设计方案 | 第28-34页 |
·绿波带设计空间要求 | 第28-29页 |
·绿波带配时设计方法 | 第29-30页 |
·图解法 | 第29页 |
·数解法 | 第29-30页 |
·绿波带控制中的辅助信号设计 | 第30-31页 |
·绿波带信号控制方案的切换 | 第31-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4 绿波带控制优化研究 | 第35-55页 |
·多目标优化基本概念 | 第35-36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理论 | 第36-38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原理 | 第37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步骤 | 第37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特点 | 第37-38页 |
·绿波带控制优化 | 第38-54页 |
·前提假设条件 | 第38页 |
·绿波带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38-50页 |
·平均延误 | 第39-46页 |
·排队长度 | 第46-47页 |
·停车率 | 第47-49页 |
·绿波带控制模型建立 | 第49-50页 |
·优化目标的建立 | 第50-51页 |
·目标函数的粒子群优化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5 交通信息的获取及其绿波带反馈控制 | 第55-71页 |
·常用交通信息检测器 | 第55-58页 |
·移动式交通信息获取 | 第55-56页 |
·固定式交通信息获取 | 第56-57页 |
·基础交通信息采集 | 第57-58页 |
·交通干线交叉口分类及导流 | 第58-61页 |
·交通信息检测器布局研究 | 第61-64页 |
·交通信息检测器布设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3页 |
·交通信息检测器设置方法优化 | 第63-64页 |
·无检测器交叉口交通信息的获取 | 第64-68页 |
·邻近交叉口关联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移动+固定检测融合方法 | 第66-68页 |
·绿波带时差的反馈控制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6 仿真实例分析 | 第71-76页 |
·调研准备 | 第71页 |
·现状分析 | 第71-72页 |
·流量统计 | 第72页 |
·现行交叉口绿波协同控制方案 | 第72-73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7 总结 | 第76-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6页 |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详细摘要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