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 第15-22页 |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5-16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6-17页 |
·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第18-22页 |
·服务型政府的含义 | 第18-20页 |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都市中心城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动因 | 第22-26页 |
·中心城区的内涵 | 第22-23页 |
·中心城区的概念 | 第22-23页 |
·中心城区的特征 | 第23页 |
·中心城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动因 | 第23-26页 |
·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24页 |
·公共需求的增长 | 第24页 |
·信息时代的挑战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太原市迎泽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 | 第26-53页 |
·迎泽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SWOT分析 | 第26-30页 |
·优势(advantage) | 第27-28页 |
·劣势(weakness) | 第28-29页 |
·机遇(opportunity) | 第29-30页 |
·挑战(challenge) | 第30页 |
·有限政府、无限平台,阳光政务—区政务中心构筑公共行政平台 | 第30-41页 |
·创新服务制度——“一门受理、并联审批、超时默认”等全程服务模式 | 第31-36页 |
·提升服务效能——审批提速、服务提质、监察提效 | 第36-37页 |
·树立服务理念——百姓是天、客商为重、服务至上 | 第37-39页 |
·创优政务环境——电子政务构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 第39-41页 |
·倾听民声、沟通民意、化解民忧——“我们为您解忧愁”构筑公共信息平台 | 第41-48页 |
·体察社情民意的绿色通道 | 第42-44页 |
·深入人心的工作流程 | 第44-46页 |
·亲民爱民的运行机制 | 第46-48页 |
·商贸兴区、三产立区、民营强区——迎泽区构筑商务服务平台 | 第48-51页 |
·传统服务业提质升级,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 第50页 |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50页 |
·创优招商引资环境,完善留商、富商机制 | 第50-51页 |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提供服务—构筑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 第51-53页 |
·打造宜居城区,提升城市形象 | 第51页 |
·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 第51-52页 |
·努力扩大迎泽区社会保障覆盖面 | 第52页 |
·统筹迎泽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第52-53页 |
第四章 迎泽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53-57页 |
·市和区政府关系不明确,条块分割严重 | 第53页 |
·公共服务提供范围不明确,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低 | 第53-54页 |
·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 第54-55页 |
·缺乏科学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评估 | 第55页 |
·科学有效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未建立 | 第55页 |
·土地发展空间小,城区布局混乱 | 第55页 |
·政务公开亟须完善 | 第55-57页 |
第五章 中心城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 第57-64页 |
·确定市区两级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范围 | 第57页 |
·中心城区都市型产业发展模式 | 第57-59页 |
·都市型现代服务业 | 第57-58页 |
·都市型农业 | 第58-59页 |
·提升城区魅力 | 第59-60页 |
·科学的城区规划 | 第59-60页 |
·城区品牌形象包装 | 第60页 |
·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 第60-61页 |
·理念更新 | 第60页 |
·公民参与 | 第60-61页 |
·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 第61页 |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 第61-62页 |
·科学配置政府间财权事权 | 第61-62页 |
·建立规范的城区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 第62页 |
·绩效管理 | 第62-63页 |
·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 第62页 |
·确保绩效评估信息来源准确 | 第62页 |
·建立政府建设的长效机制 | 第62-63页 |
·健全政府官员的问责机制 | 第63页 |
·推进中心城区新农村建设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发表文章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