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6页 |
·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2-13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13页 |
·抗病毒活性 | 第13页 |
·抗衰老活性 | 第13页 |
·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概述 | 第13-16页 |
·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13-15页 |
·多糖链的结构研究 | 第15-16页 |
·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的关系 | 第16-19页 |
·一级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第16-18页 |
·分子量与活性的关系 | 第18页 |
·高级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第18-19页 |
·具有生物活性的食药用菌多糖的结构和保健功能 | 第19页 |
·多糖的结构修饰 | 第19-21页 |
·化学修饰 | 第20页 |
·生物方法修饰 | 第20页 |
·物理方法修饰 | 第20-21页 |
·真菌多糖类产品开发现状 | 第21页 |
·目前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多糖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 第21页 |
·多糖的结构测定方法远未达到像蛋白质和核酸结构测定那样自动化、微量化和标准化 | 第21-22页 |
·多糖的合成远比多肽、核酸的合成复杂、困难 | 第22页 |
·多糖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还未十分明了 | 第22页 |
·多糖样品的制取较为困难 | 第22页 |
·美味牛肝菌多糖及其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美味牛肝菌及美味牛肝菌多糖简介 | 第22-24页 |
·美味牛肝菌多糖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4页 |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5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7-29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9-30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30-33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多糖的抗氧化和抗疲劳功能研究 | 第33-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8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多糖测定方法的确立 | 第35-37页 |
·总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 第35-36页 |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 第36-37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37-47页 |
·传统热水法提取泰山美味牛肝菌多糖的工艺 | 第37-41页 |
·微波辅助法提取泰山美味牛肝菌多糖的工艺 | 第41-43页 |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泰山美味牛肝菌多糖的工艺 | 第43-47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47-54页 |
·DEAE-52 离子交换柱层析 | 第47-48页 |
·葡聚糖凝胶Sephadex-G 200 柱层析 | 第48-49页 |
·多糖纯化样品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多糖纯化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0-51页 |
·液质联用方法检测(LC-MS) | 第51-54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粗多糖的抗氧化和抗疲劳研究 | 第54-58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粗多糖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 第54-55页 |
·泰山美味牛肝菌粗多糖抗疲劳功能的研究 | 第55-58页 |
4 讨论 | 第58-59页 |
·超声波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 第58页 |
·脂肪对多糖提取的影响 | 第58页 |
·创新点 | 第58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8-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