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26-27页 |
1 绪论 | 第27-3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7-2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3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1.5 创新点和主要工作量 | 第37-39页 |
2 煤岩体电性时频特征实验方法 | 第39-66页 |
2.1 高精度实时煤岩体电性参数采集系统研制 | 第39-44页 |
2.2 煤岩体时间域电性特征实验设计及概况 | 第44-49页 |
2.3 煤岩体频率域电性特征实验设计及概况 | 第49-55页 |
2.4 煤岩体核磁共振、液氮吸附及压汞实验 | 第55-6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3 煤岩体时间域电性特征分析 | 第66-116页 |
3.1 煤岩体时间域电性特征响应机理 | 第66-72页 |
3.2 未加载煤岩体时间域电性特征分析 | 第72-75页 |
3.3 单轴加载煤岩体自然电位响应特征分析 | 第75-106页 |
3.4 单轴加载煤岩体电阻率响应特征分析 | 第106-11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4 煤岩体频率域电性特征分析 | 第116-176页 |
4.1 岩矿石频率域激发极化响应机理 | 第116-119页 |
4.2 烟煤频谱激电特征响应及分析 | 第119-131页 |
4.3 无烟煤频谱激电特征响应及分析 | 第131-142页 |
4.4 砂岩频谱激电特征响应及分析 | 第142-152页 |
4.5 灰岩频谱激电特征响应及分析 | 第152-163页 |
4.6 频谱激电参数与渗透率的关系 | 第163-170页 |
4.7 频谱激电与核磁共振方法预测渗透率 | 第170-17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174-176页 |
5 煤岩体时频电性特征综合分析研究 | 第176-184页 |
5.1 煤岩体阿尔奇公式参数推导 | 第176-178页 |
5.2 煤岩体时频域多参量综合分析 | 第178-18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83-184页 |
6 矿井底板采动破坏电性特征监测实例 | 第184-199页 |
6.1 地质背景与观测系统设计 | 第184-188页 |
6.2 底板采动破坏煤岩自然电位与应变动态响应特征分析 | 第188-190页 |
6.3 底板采动破坏煤岩电阻率及激励电流动态响应特征分析 | 第190-196页 |
6.4 底板采动破坏煤岩视极化率动态响应特征分析 | 第196-19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98-19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99-20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99-200页 |
7.2 展望 | 第200-20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12页 |
作者简历 | 第212-21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