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8-11页 |
(一) 选题来源 | 第8-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3页 |
三、研究的总体思路、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4-15页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页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认识 | 第15-20页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定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性质 | 第16-17页 |
一、新时期高校档案编研具有教研性 | 第16-17页 |
二、新时期高校档案编研具有条件性 | 第17页 |
三、新时期高校档案编研具有文化性 | 第17页 |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 | 第17-18页 |
一、选题 | 第17页 |
二、选材 | 第17-18页 |
三、加工 | 第18页 |
四 审核、出版 | 第18页 |
第四节 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 | 第18-20页 |
一、编研活动的创造性 | 第18-19页 |
二、挑选、审阅档案材料的能动性 | 第19页 |
三、服务方式的主动性 | 第19页 |
四、利用方式的多样性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20-26页 |
第一节 编研意识提升,编研机构设立 | 第20-21页 |
一、高校档案编研意识提升 | 第20-21页 |
二、我国高校档案编研机构纷纷设立 | 第21页 |
第二节 编研成品数量可观,种类繁多 | 第21-22页 |
一、编研前期准备充分,基础条件提升 | 第21-22页 |
二、高校编研成果多,类型广 | 第22页 |
第三节 编研选题相对宽泛,题材丰富 | 第22-24页 |
一、高校档案编研选题宽泛 | 第22-23页 |
二、高校档案编研题材丰富 | 第23-24页 |
第四节 编研方法灵活,技术手段多样 | 第24-26页 |
一、编研方法灵活 | 第24页 |
二、编研技术手段多样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4页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一、档案编研随意性很大,未实现规范化管理 | 第26页 |
二、档案编研水平低,编研质量有待提升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4页 |
一、档案机构不健全,职能分工不明确 | 第28-29页 |
二、编研成果特色不明显,实际利用价值不大 | 第29-30页 |
三、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深度和力度不够 | 第30-31页 |
四、档案收集不及时,收集力度不够 | 第31-32页 |
五、编研工作的主体范围狭小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做好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若干对策 | 第34-50页 |
第一节 宏观对策 | 第34-36页 |
一、高校档案编研观念的更新 | 第34页 |
二、完善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相关的规章、规则 | 第34-35页 |
三、加强我国档案编研理论研究 | 第35页 |
四、加大对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视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微观对策 | 第36-50页 |
一、完善高校档案编研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 | 第36-39页 |
二、注重编研质量,凸显编研特色 | 第39-45页 |
三、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提高编研价值 | 第45-47页 |
四、不断完善档案收集工作,便利档案编研 | 第47-48页 |
五、走联合编研之路,扩大编研主体范围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