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粘结强度对挡风玻璃碰撞吸能性的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汽车挡风玻璃介绍 | 第9-12页 |
·汽车挡风玻璃碰撞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碰撞数值模拟及内聚力模型介绍 | 第14-24页 |
·碰撞数值模拟 | 第14页 |
·LS-DYNA的基本概念 | 第14-19页 |
·显式时间积分 | 第14-17页 |
·沙漏问题 | 第17-18页 |
·接触模型 | 第18-19页 |
·内聚力模型 | 第19-23页 |
·内聚力模型概述 | 第20页 |
·双线性位移—张力关系 | 第20-22页 |
·内聚力模型的实现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冲击条件下夹层玻璃的响应与层间应力分析 | 第24-34页 |
·引言 | 第24页 |
·夹层玻璃冲击响应分析 | 第24-30页 |
·夹层玻璃冲击响应理论 | 第24-26页 |
·夹层玻璃等效厚度理论 | 第26-28页 |
·等效厚度的合理性验证 | 第28-30页 |
·夹层玻璃层间应力分析 | 第30-33页 |
·层间应力分析的方法 | 第30-31页 |
·夹层玻璃层间应力计算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界面粘结强度对夹层玻璃碰撞吸能性的影响 | 第34-52页 |
·引言 | 第34页 |
·球体冲击夹层玻璃实验 | 第34-35页 |
·玻璃裂纹模拟 | 第35-36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36-41页 |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材料参数 | 第37-40页 |
·接触设置 | 第40-41页 |
·PU夹层玻璃界面粘结强度与其碰撞吸能性的关系 | 第41-44页 |
·PU夹层玻璃破碎裂纹形态 | 第44-45页 |
·PVB夹层玻璃界面粘结强度与其碰撞吸能性的关系 | 第45-46页 |
·PVB夹层玻璃破碎裂纹形态 | 第46-49页 |
·球体加速度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行人头部与真实汽车挡风玻璃碰撞模拟 | 第52-61页 |
·引言 | 第52页 |
·模拟计算模型 | 第52-54页 |
·界面粘结强度与挡风玻璃碰撞吸能性的关系 | 第54-55页 |
·挡风玻璃破碎裂纹形态 | 第55-58页 |
·头部损伤程度分析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