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医疗建筑和保健建筑论文

基于形态完整理论的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3页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第10-12页
     ·研究缘起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的目标及基本思路第12-15页
     ·研究的目标第12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2-15页
   ·研究基础第15-18页
     ·理论基础第15-18页
       ·理论基础第16-18页
   ·相关研究动态第18-23页
     ·建筑空间作为有机体第18-21页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相似性理论第19-20页
       ·建筑作为有机体第20-21页
     ·形态完整理论第21-23页
       ·保罗·索勒(Paolo Soler)的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态学(Arcology)#20第21页
       ·C.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整体有机理论:《秋序的本质》(The Nature of Order)第21-23页
    1. 整体性(wholeness)第21-22页
    2. 结构保存性转换(Structure-Preserving Transformation)第22页
    3. 过程(process)第22-23页
第二章 形态完整理论分析第23-38页
   ·形态完整的内涵第23-27页
     ·形态构成的有机性第24-25页
     ·演化过程的开放性第25-26页
     ·形态发展的可持续性第26-27页
   ·形态完整的本质——建筑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第27-30页
     ·形态完整的本质第28-30页
       ·结构构成的整体性第28-29页
       ·结构组织的自调性第29页
       ·结构系统的合作与共生第29-30页
   ·形态完整——作为建筑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意义第30-35页
     ·以人为本:可居性(Livability)+活力(Vitality)第30-31页
     ·强调特色:可识别性(Identifiable)+可理解性(Comprehensible)第31页
     ·关注生态:可持续性(Sustainable)第31-32页
     ·注重过程:连续性(Continuity)+整体性(Wholeness)第32页
     ·形态完整——建筑空间设计的意义第32-35页
       ·形态完整的价值观第33-35页
    1 整体观第33页
    2 人文观第33-34页
    3 发展观第34页
    4 实践观第34-35页
   ·形态完整的表现:建筑空间形态多样性第35-38页
     ·形态完整的表现第35页
     ·建筑空间形态的维度第35-36页
     ·建筑空间形态的建构第36-38页
       ·元素的整合——关系之建构第36-38页
第三章 办公空间整体性建构分析第38-48页
   ·办公空间的构成分析第38-41页
     ·导入空间第38页
     ·通行空间第38-39页
     ·业务空间第39页
     ·决策空间第39-40页
     ·休憩空间第40-41页
   ·功能分析与平而布局第41-46页
     ·办公空间中的人流组织与交通流向第42页
       ·单向交通的平面布局形式第42页
       ·双向交通的平面布局形式第42页
       ·多向交通的平面布局形式第42页
     ·办公空间中的交通而积和使用而积第42-43页
     ·办公空间中空间的联系和分隔第43页
     ·办公空间中平面布局的设计手法第43-45页
     ·空间构思与概念设计第45-46页
   ·使用者心理与行为分析第46页
   ·空间形态的整体性需求第46-48页
     ·直线型空间形态第47页
     ·斜线型空间形态第47页
     ·曲线型空间形态第47-48页
第四章 营造形态完整的办公空间第48-58页
   ·物质层面的“结构完整”控制第49-52页
     ·从传统的的办公空间到e时代办公空间第49-50页
     ·合理组织各功能要素第50页
     ·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要素第50-52页
       ·公共平台第50-51页
       ·流通路线第51页
       ·共享空间第51-52页
   ·非物质层面的活力营造第52-58页
     ·增进交流的人性化空间及活力营造第52-54页
       ·景观第52-53页
       ·绿化第53页
       ·活动场所设计第53页
       ·其他公共设施第53-54页
     ·空间环境的秩序性第54-58页
第五章 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办公空间形态第58-65页
   ·与自然和谐第58页
   ·形态完整,作为一种状态,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与环境的共生,与社会同步第58-65页
     ·建筑全球化第59页
     ·信息网络化第59页
     ·社会发展多元化第59-60页
     ·与技术共生第60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办公空间改计观念的进步第60-63页
       ·关于建筑空间的属性第62页
       ·关于发展的方式第62页
       ·关于发展的本质第62页
       ·关于发展的表现第62-63页
     ·技术进步与建筑空间创新第63-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中文参考文献第66页
 译文参考资料第66-67页
 英文参考资料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廉租住房选址布局与建筑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下一篇:邯郸广府古城保护与更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