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廉租住房选址布局与建筑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国际背景第10-11页
     ·国内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第13-1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框架第17-18页
2 国内外廉租住房理论研究及实践第18-34页
   ·国际入居问题研究现状第18页
   ·国外及香港地区低收入住房相关政策及实践成果第18-28页
     ·英国、美国的混合居住第18-22页
     ·日本公营住宅第22-24页
     ·新加坡组屋第24-27页
     ·香港地区的公屋第27-28页
   ·国内廉租住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第28-31页
     ·我国廉租房政策发展概要第28-29页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第29-30页
     ·各主要城市廉租住房实施办法第30-31页
   ·沈阳市廉租住房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第31-33页
     ·发展历程第31-32页
     ·相关政策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沈阳市廉租住房选址布局与建设现状分析第34-44页
   ·沈阳市廉租住房建设现状第34-39页
     ·早期廉租住房项目第34-35页
     ·新建廉租住房项目第35-39页
   ·现有廉租住房选址布局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用地总量不足第39-40页
     ·选址偏远第40页
     ·分布集中第40-41页
     ·配套设施不健全第41页
   ·廉租住房选址布局不当造成的不利影响第41-43页
     ·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引发城市社会矛盾第41页
     ·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沈阳市低收入家庭居住现状与需求分析第44-60页
   ·调研的对象与方法第44-45页
     ·对象选择第44页
     ·调研方法第44-45页
   ·低收入家庭居住现状与空间需求问卷调查第45-52页
     ·家庭结构第45-46页
     ·居住现状第46-47页
     ·居住需求第47-52页
   ·城巿廉租住房租住户入户调查第52-57页
     ·案例一第52-53页
     ·案例二第53-55页
     ·案例三第55-56页
     ·案例四第56-57页
   ·对廉租房设计的启示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廉租住房选址布局的原则与实现策略第60-68页
   ·廉租住房选址布局的原则——混合居住第60-62页
     ·我国采用混合居住模式的可行性第60-61页
     ·混合居住模式的正面效应第61-62页
   ·混合居住原则的实现策略第62-67页
     ·用地选址的分散策略第62-63页
     ·住区规划的混合策略第63-65页
     ·住区建设的融合策略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廉租房住宅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第68-92页
   ·廉租房住宅的设计原则第68-69页
     ·经济性原则第68页
     ·适应性原则第68-69页
     ·舒适性原则第69页
   ·廉租房住宅经济性设计的方法第69-86页
     ·空间划分第69-71页
     ·尺度限定第71-74页
     ·最小净尺寸第74-78页
     ·套型分配标准第78-79页
     ·精细化设计第79-82页
     ·模块化设计第82-86页
   ·廉租房住宅适应性设计的方法第86-89页
     ·套型的合并与拆分第86-87页
     ·空间的可变性设计第87-88页
     ·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第88-89页
   ·廉租房住宅舒适性设计的方法第89-91页
     ·提高空间尺度的舒适性第89页
     ·空间的四维复合利用第89-90页
     ·良好的空间物理环境第90-91页
   ·廉租房住宅套型设计尝试第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2-95页
   ·本文研究结论第92-93页
   ·研究中的不足第93-94页
   ·对廉租房设计研究的展望第94-95页
后记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附录1 图片来源第99-101页
附录2 表格来源第101-102页
附录3 调研问卷第102-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性体育馆建筑声学设计与艺术表现力研究
下一篇:基于形态完整理论的办公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