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页 |
Abstract | 第21-2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25-44页 |
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的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26-27页 |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 | 第26页 |
·体胚发生晚期丰富蛋白(LEA)基因 | 第26-27页 |
·Atgrp-5(glycine-rich protein gene)基因 | 第27页 |
·体细胞胚发生中的特异蛋白质 | 第27-29页 |
·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s)与体胚发育的关系 | 第27-28页 |
·热激蛋白(HSPs)体胚发育的关系 | 第28页 |
·体细胞胚发生相关类受体蛋白激酶(SERK) | 第28页 |
·Eps蛋白与体胚发育的关系 | 第28-29页 |
·葡聚糖酶 | 第29页 |
2 植物细胞周期调控及其研究现状 | 第29-35页 |
·细胞周期简介 | 第29-30页 |
·细胞周期调控 | 第30-31页 |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 第30页 |
·CDK(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 | 第30-31页 |
·CDKI(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 第31页 |
·APC(分裂后期促进因子) | 第31页 |
·细胞周期的调控过程 | 第31-32页 |
·CDC48(cell division cycle 48) | 第32-35页 |
·AAA(ATPase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cellular activities)蛋白的结构 | 第32-33页 |
·CDC48/p97 与泛素依赖蛋白降解途径的关系 | 第33页 |
·Cdc48p在细胞内的功能 | 第33-35页 |
3 植物体内活性氧(ROS)的产生与伤害机理 | 第35-39页 |
·ROS 的产生机理 | 第36页 |
·ROS 对细胞成分的伤害 | 第36页 |
·活性氧的清除机制 | 第36-38页 |
·超氧化物歧化化酶(SOD) | 第37页 |
·过氧化氢酶(CAT) | 第37-38页 |
·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 | 第38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 | 第38页 |
·谷胱甘肽(GSH) | 第38页 |
·抗坏血酸 | 第38页 |
·GPX 的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动物体GPX 的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植物体GPX 的研究进展 | 第39页 |
·植物体磷脂氢过氧化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PHGPX) | 第39页 |
4 龙眼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第39-42页 |
·龙眼离体器官发生 | 第40页 |
·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 | 第40-41页 |
·龙眼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41页 |
·龙眼体胚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41-42页 |
·龙眼体细胞发生过程蛋白质表达研究进展 | 第42页 |
5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42-4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2-43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克隆及表达 | 第42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 GPX 基因克隆及表达 | 第42-43页 |
·本研究意义 | 第43-44页 |
第二章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109页 |
第一节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克隆 | 第44-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57页 |
·材料 | 第44-45页 |
·供试材料 | 第44-45页 |
·供试菌种 | 第45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57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总RNA 的提取方法和浓度检测 | 第45-46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cDNA 第一次保守区的克隆 | 第46-48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 CDC48 基因第二次保守区扩增 | 第48-49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cDNA 的3′RACE | 第49-51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的cDNA 的5′RACE 扩增 | 第51-53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cDNA 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的克隆 | 第53-57页 |
·序列拼接 | 第57页 |
·全长序列分析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70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总RNA 提取纯度与浓度检测 | 第57-58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cDNA 第一次保守区的克隆 | 第58-60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cDNA 第二次保守区的克隆 | 第60-61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的cDNA 的3' RACE 克隆结果 | 第61-63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的cDNA 的5' RACE 克隆结果 | 第63-64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全长序列拼接结果 | 第64-66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cDNA 的ORF 克隆结果 | 第66-68页 |
·3 个片段的扩增 | 第66-67页 |
·1+2 片段(1 号片段和2 号片段)与3 号片段连接 | 第67-68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序列分析 | 第68-70页 |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 第68-69页 |
·龙眼 CDC48 编码基因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69-70页 |
3 讨论 | 第70-72页 |
·关于利用RACE 的方法克隆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的难点分析 | 第70-71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可能是AAA 蛋白家族成员之一 | 第71-72页 |
·CDC48 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中的作用 | 第72页 |
第二节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原核表达 | 第72-8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8页 |
·材料 | 第72-73页 |
·供试材料 | 第72-73页 |
·供试菌种和载体 | 第73页 |
·试剂 | 第73页 |
·方法 | 第73-78页 |
·龙眼CDC48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3-75页 |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以及SDS-PAGE 分析 | 第75-7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81页 |
·PET28a-CDC48 表达载体构建 | 第78-79页 |
·重组质粒 PET28a-CDC48 原核表达分析 | 第79-81页 |
3 讨论 | 第81-83页 |
·关于温度对原核表达的影响 | 第81-82页 |
·龙眼 CDC48 基因原核表达在生产上的意义 | 第82-83页 |
第三节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DNA 全长的克隆 | 第83-9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3-85页 |
·供试材料 | 第8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83-84页 |
·主要试验试剂 | 第83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83-84页 |
·方法 | 第84-85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总 DNA 的提取方法 | 第84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基因组DNA 检测 | 第84-85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基因组DNA CDC48 基因全长(ORF)PCR 扩增 | 第8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5-91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基因组DNA 的提取的效果 | 第85-86页 |
·3 个片段的扩增和3 个片段连接的扩增结果 | 第86-90页 |
·3 个片段的扩增结果 | 第86-88页 |
·3 个片段连接的扩增结果 | 第88-90页 |
·龙眼 CDC48 编码基因内含子分析 | 第90-91页 |
3 讨论 | 第91-92页 |
·交错延伸 PCR 技术的应用 | 第91-92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 CDC48 基因 DNA 全长获得的意义 | 第92页 |
第四节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92-10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2-93页 |
·材料 | 第92页 |
·方法 | 第92-9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3-107页 |
·蛋白质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93-96页 |
·同源蛋白质家族比较分析 | 第96-97页 |
·龙眼 CDC48 信号肽的预测和分析 | 第97页 |
·龙眼CDC48 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97-98页 |
·龙眼 CDC48 蛋白的跨膜结构预测与分析 | 第98-99页 |
·龙眼 CDC48 蛋白卷曲螺旋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 第99页 |
·龙眼 CDC48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与分析 | 第99-100页 |
·龙眼CDC48 磷酸化位点预测与分析 | 第100-101页 |
·龙眼 CDC48 保守结构域与功能域分析 | 第101-103页 |
·龙眼CDC48 其他功能点预测和分析 | 第103页 |
·龙眼CDC48三维结构的预测和分析 | 第103-104页 |
·龙眼CDC48 分子系统发育预测与分析 | 第104-106页 |
·龙眼CDC48 基因功能的预测与分析 | 第106-107页 |
3 讨论 | 第107-109页 |
·关于生物信息学重要性和准确性 | 第107页 |
·用生物信息学推测龙眼 CDC48 在体胚中的作用机理 | 第107-109页 |
第三章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09-158页 |
第一节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cDNA 克隆 | 第109-1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0-116页 |
·材料 | 第110页 |
·供试材料 | 第110页 |
·供试菌种 | 第110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10页 |
·方法 | 第110-116页 |
·龙眼愈伤组织总RNA 的提取方法和浓度检测 | 第110页 |
·龙眼愈伤组织GPX 基因cDNA 保守区的克隆 | 第110-111页 |
·龙眼愈伤组织GPX 基因cDNA 的3′RACE | 第111-112页 |
·龙眼愈伤组织GPX 基因cDNA 的5' RACE | 第112-115页 |
·龙眼愈伤组织GPX 基因cDNA 全开放阅读框的克隆 | 第115页 |
·全长序列拼接 | 第115-116页 |
·全长序列分析 | 第11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6-126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总RNA 提取纯度与浓度检测 | 第116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的cDNA 的保守区的克隆 | 第116-118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的cDNA 的3' RACE 的克隆 | 第118-119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cDNA 的5' RACE 的克隆 | 第119-120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全长序列拼接 | 第120-122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 GPX 的cDNA 的ORF 扩增结果 | 第122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GPX 基因序列分析 | 第122-124页 |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 第122-123页 |
·龙眼 GPX 编码基因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123-124页 |
·推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是PHGPX 基因 | 第124-126页 |
·多重序列分析推测 | 第124-125页 |
·保守结构域与功能域分析推测 | 第125-126页 |
3 讨论 | 第126-128页 |
·植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 第126-127页 |
·关于GPX 与PHGPX 的关系 | 第127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具有作为抗逆性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可能性 | 第127-128页 |
第二节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原核表达 | 第128-1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8-132页 |
·材料 | 第128-129页 |
·供试材料 | 第128页 |
·供试菌种和载体 | 第128页 |
·试剂 | 第128-129页 |
·方法 | 第129-132页 |
·龙眼GPX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29-130页 |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以及 SDS-PAGE 分析 | 第130-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2-135页 |
·pET28a-GPX 表达载体构建 | 第132-133页 |
·重组质粒 PET28a-GPX 原核表达分析 | 第133-135页 |
3 讨论 | 第135-136页 |
第三节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 DNA 全长克隆 | 第136-1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6-137页 |
·供试材料 | 第13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36页 |
·主要试验试剂 | 第136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36页 |
·方法 | 第136-137页 |
·龙眼愈伤组织总 DNA的提取方法 | 第136页 |
·龙眼 EC基因组 DNA检测 | 第136-137页 |
·龙眼 EC 基因组 DNA GPX 基因全长 PCR 扩增 | 第1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7-144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基因组DNA 的提取的效果 | 第137-138页 |
·PCR 扩增反应程序建立和Taq 酶的筛选 | 第138-139页 |
·龙眼 GPX 编码基因内含子分析 | 第139-143页 |
·龙眼 GPX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 第143-144页 |
3 讨论 | 第144-145页 |
·GPX 内含子的功能 | 第144页 |
·龙眼与其近缘属果树荔枝GPX 的内含子具有高度相似性 | 第144-145页 |
第四节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45-1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5-146页 |
·材料 | 第145页 |
·方法 | 第145-1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6-157页 |
·蛋白质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146-147页 |
·与同源蛋白质家族比较分析 | 第147-148页 |
·龙眼GPX蛋白的亲疏水特性预测与分析 | 第148-149页 |
·龙眼GPX信号肽的预测和分析 | 第149-150页 |
·龙眼GPX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150页 |
·龙眼GPX 蛋白的跨膜结构预测与分析 | 第150-151页 |
·龙眼GPX蛋白卷曲螺旋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 第151页 |
·龙眼GPX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第151-152页 |
·龙眼GPX磷酸化位点预测与分析 | 第152-153页 |
·龙眼GPX 其他功能点预测和分析 | 第153页 |
·龙眼GPX 三维结构的预测和分析 | 第153-154页 |
·龙眼GPX氨基酸序列的分子系统进化预测与分析 | 第154-156页 |
·龙眼GPX 基因功能的预测与分析 | 第156-157页 |
3 讨论 | 第157-158页 |
·分子系统进化分类与传统分类的关系 | 第157页 |
·龙眼GPX在体胚中的作用机理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 第157-158页 |
第四章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CDC48 和GPX 基因表的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158-173页 |
第一节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 CDC48 基因表达分析 | 第158-16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59-161页 |
·材料 | 第159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59页 |
·方法 | 第159-161页 |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胚性培养物同步化培养 | 第159-160页 |
·总RNA 提取以及纯度、完整性鉴定 | 第160页 |
·cDNA 合成 | 第160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条件优化和实时定量 | 第160-1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61-165页 |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胚性培养物材料的获得 | 第161-162页 |
·龙眼体胚发生不同阶段培养物总 RNA 提取 | 第162-163页 |
·荧光实时PCR 扩增参照基因和CDC48 基因的参数分析 | 第163-165页 |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CDC48 基因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第165页 |
3 讨论 | 第165-166页 |
·CDC48 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 第165-166页 |
·影响荧光定量PCR 效果的重要因素 | 第166页 |
第二节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 GPX 基因表达分析 | 第166-17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66-168页 |
·材料 | 第167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67页 |
·方法 | 第167-168页 |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胚性培养物同步化培养 | 第167页 |
·总RNA 提取以及纯度、完整性鉴定 | 第167页 |
·cDNA 合成 | 第16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条件优化和实时定量 | 第167-1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68-171页 |
·荧光实时PCR 扩增参照基因和GPX 基因的参数分析 | 第168-170页 |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GPX 基因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第170-171页 |
3 讨论 | 第171-173页 |
·GPX 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作用 | 第171页 |
·龙眼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胚性培养物GPX 与APX 的关系 | 第171-173页 |
第五章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 GPX 活性变化 | 第173-183页 |
第一节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GPX 活性变化 | 第173-1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3-175页 |
·供试材料 | 第173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73-174页 |
·主要仪器 | 第174页 |
·方法 | 第174-175页 |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胚性培养物同步化培养 | 第174页 |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胚性培养物的蛋白质测定、GPX 粗酶液制备及GPX 酶活性测定 | 第174-17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5-176页 |
·GSH 标准曲线 | 第175页 |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胚性培养物GPX 活性的变化 | 第175-176页 |
3 讨论 | 第176-177页 |
·关于龙眼GPX 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 第176-177页 |
·关于温度对龙眼GPX 活性的影响 | 第177页 |
第二节 NaCl、光和温度胁迫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酶活性的影响 | 第177-18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7-179页 |
·供试材料 | 第177页 |
·方法 | 第177-179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盐胁迫处理 | 第177-178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光胁迫处理 | 第178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温度胁迫处理 | 第178-179页 |
·龙眼EC 中蛋白质测定、GPX 粗酶液制备及GPX 酶活性测定 | 第1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9-181页 |
·NaCl 胁迫下龙眼EC 的GPX 活性变化 | 第179-180页 |
·光胁迫下龙眼 EC 的 GPX 活性变化 | 第180页 |
·温度胁迫下龙眼 EC 的 GPX 活性变化 | 第180-181页 |
3 讨论 | 第181-183页 |
·关于GPX 在胁迫中的作用 | 第181页 |
·关于GPX 与胁迫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关系 | 第181-183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183-187页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83-186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cDNA 和DNA 全长的获得 | 第183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原核表达 | 第183-184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4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cDNA 和DNA 全长的获得 | 第184-185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原核表达 | 第185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5-186页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DC48 和GPX 基因转录水平表达分析 | 第186页 |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GPX 酶活性变化 | 第186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6-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7页 |
附录1 龙眼CDC48 基因(cDNA)序列登录GenBank 信息 | 第197-200页 |
附录2 龙眼CDC48 基因(DNA)序列登录GenBank 信息 | 第200-203页 |
附录3 龙眼GPX 基因(cDNA)序列登录GenBank 信息 | 第203-205页 |
附录4 龙眼GPX 基因(DNA)序列登录GenBank 信息 | 第205-207页 |
附录5 龙眼CDC48 基因cDNA 全长的blast 分析结果(部分) | 第207-225页 |
附录6 龙眼GPX 基因cDNA 全长的blast 分析结果(部分) | 第225-233页 |
附录7 龙眼CDC48基因编码产物三级结构预测 | 第233-235页 |
附录8 龙眼GPX 基因编码产物三级结构预测 | 第235-238页 |
附录 9 PET-28a 载体 | 第238-239页 |
在学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与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第239-240页 |
致谢 | 第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