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劳务派遣之负效应与应对机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劳务派遣一般性理论阐释第11-18页
 (一) 劳务派遣的产生与发展第11页
 (二) 劳务派遣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第11-14页
  1.劳务派遣产生发展的内部原因第11-12页
  2.劳务派遣产生发展的外部原因第12-14页
 (三) 劳务派遣的社会价值第14-18页
  1.直接雇佣存在障碍第14页
  2.弹性工作日趋增多第14-15页
  3.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劳务派遣三方当事人的困境第15-17页
  4.服务业繁荣需要劳务派遣第17页
  5.劳务派遣可以调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第17-18页
二、劳务派遣之负效应分析第18-22页
 (一) 劳务派遣负效应之表现第18-19页
 (二) 劳务派遣负效应之成因第19-22页
  1.形式上的财产关系和实际上的人身关系第20页
  2.形式上的平等关系和实际上的从属关系,实质上的不平等关系第20-22页
三、解决劳务派遣之负效应的理论基础第22-29页
 (一) 关于劳务派遣劳动关系性质的不同学说第22-28页
  1.一重劳动关系说第24-25页
  2.一重劳动关系的双层运行说第25-26页
  3.二重劳动关系说第26-28页
 (二) 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再认识第28-29页
四、国外劳务派遣制度之借鉴第29-37页
 (一) 美国第29-32页
  1.美国州法的相关规定第29-31页
  2.美国联邦法的相关规定第31-32页
  3.美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经验借鉴第32页
 (二) 日本第32-37页
  1.日本劳务派遣法律制度介绍第32-36页
  2.日本劳务派遣制度的经验借鉴第36-37页
五、我国劳务派遣之现状与完善劳务派遣之建议第37-45页
 (一) 我国劳务派遣之现状第37-40页
   ·年1月1日前的劳务派遣及其规制第37-38页
  2.《劳动合同法》带来的新变化与新挑战第38-40页
 (二) 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第40-45页
  1.构建三维体制,落实《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第41-42页
  2.出台司法解释,细化《劳动合同法》的原则规定第42-43页
  3.实行新政策,填补《劳动合同法》的制度空白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弱势群体就业援助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