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用船舶货运市场切换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第2章 兼用船及其发展情况 | 第18-32页 |
| ·兼用船概述 | 第18-22页 |
| ·兼用船的定义 | 第18页 |
| ·兼用船的特点 | 第18-20页 |
| ·兼用船的货运市场 | 第20-22页 |
| ·兼用船船队的发展 | 第22-28页 |
| ·兼用船船队发展概述 | 第22-26页 |
| ·兼用船船队的船型演变 | 第26-27页 |
| ·兼用船船队的船龄演变 | 第27-28页 |
| ·兼用船近期动态及趋势分析 | 第28-32页 |
| ·兼用船的船东 | 第28-30页 |
| ·兼用船近期动态 | 第30-31页 |
| ·未来发展趋势评价 | 第31-32页 |
| 第3章 干散货市场和油轮市场之间运价的动态分析 | 第32-45页 |
| ·干散货运输市场与油轮运输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32-34页 |
| ·新造船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兼用船的影响 | 第33页 |
| ·拆解船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干散货和油轮市场运价的长期动态分析 | 第34-38页 |
| ·平稳性和单整性检验 | 第35-36页 |
| ·协整关系检验 | 第36-38页 |
| ·干散货和油轮市场运价的短期波动分析 | 第38-45页 |
| ·VEC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 | 第38页 |
| ·VEC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 ·VEC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 | 第40-41页 |
| ·VEC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第41-45页 |
| 第4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兼用船市场切换模型 | 第45-60页 |
| ·实物期权概述 | 第45-49页 |
| ·实物期权的概念 | 第45-47页 |
| ·实物期权在兼用船市场转换决策中的适用性 | 第47-49页 |
| ·基于实物期权的兼用船市场切换模型 | 第49-55页 |
| ·基本模型 | 第49-51页 |
| ·兼用船市场切换的实物期权模型 | 第51-52页 |
| ·模型的理论求解 | 第52-55页 |
| ·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研究 | 第55-60页 |
| ·参数的标定方法 | 第55-56页 |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56-60页 |
| 第5章 兼用船市场切换实证研究 | 第60-73页 |
| ·数据说明 | 第60-62页 |
| ·模型的求解 | 第62-66页 |
| ·数据平稳性证明 | 第62页 |
| ·模型参数标定 | 第62-64页 |
| ·求解结果 | 第64-66页 |
| ·敏感性分析 | 第66-73页 |
| ·数据取值范围的界定 | 第66-67页 |
| ·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67-7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73-7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3-74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